求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铜山区为寒门学子铺就求学坦途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尚庆迎 魏朝星 18岁的小丫头宋爽今夏给铜山区房村镇林场村带来了大大的惊喜。刚刚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她,成为十里八村几十年来唯一一个考入清华的孩子。 考入清华,是宋爽从高中起就定下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圆满实现,考学的压力没了,但上学的压力又随之而来:宋爽姐弟三人,她是老大,底下的妹妹弟弟,一个今年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妈妈在家负责照顾姐弟三人,家庭生计全靠父亲务工、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 8月1日,得知宋爽的家庭情况后,铜山区总工会、铜山区妇联、铜山区教育局、房村镇政府一起送来了2万元的慰问金。与此同时,区妇联又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由他们牵线,省儿童基金会春蕾行动已有一位资助人确定资助宋爽上大学的费用。 再过不到一个月,宋爽就将背上行囊奔向清华园。寒门学子此刻的无后顾之忧,皆因无数人努力在为他们铺就一条求学坦途。 求学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铜山区许下的字字铿锵的助学誓言。 让他们求学无忧 上个星期,铜山区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工会相伴”活动正式启动。凡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子女,今年考入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院校,皆可进行助学申报。申报获批后,研究生可获一次性资助5000元,本科生可获一次性资助3000元。 “金秋助学是铜山区总工会的品牌助学活动,这么多年来,每年都办。粗略算下来,每年投入的资金差不多15万元,一年能资助60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去年我们资助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有5名研究生,30名本科生,靠着金秋助学活动的资助,他们顺利地进入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知名学府。”铜山区总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李恒智说,今年的金秋助学正在申报中,预计投入和资助的人数不会比去年少。 这几天,铜山区教育局下属的铜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开始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符合申报条件的寒门学子,凭录取通知书,可申请本专科学生最高8000元,研究生最高12000元的助学贷款。贷款利息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基准利率,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区财政全额承担,毕业当年9月1日起所产生的利息才由借款人全额支付。还款最长期限也延长至学制加13年。 “从开始办理助学贷款以来,铜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发放贷款2000万元,帮助2800余名寒门学子顺利地迈进大学校门。”铜山区教育局宣传科科长张春恩说。 高考成绩一下来,铜山区妇联就开始逐镇逐村摸排,最终将66份申请寄给了省儿童基金会春蕾行动。“省儿童基金会通过相关平台对于这种孩子的情况进行公示,如果有资助人‘认领’,他们可以拿到3000元至5000元的一次性资助。今年房村镇的宋爽、单集镇的贺龙同学已确定得到资助。”铜山区妇联儿童部部长王心瑜说。 金秋时节,更多像宋爽一样的寒门学子,将在多渠道助学方式的帮助下,奔向自己心仪的学府。 愿他们快乐长大 准大学生通常是社会关注的助学焦点。在铜山,除了确保这些寒门学子不会因贫困而高考“落榜”,他们还许下了更宏大的助学目标:不让一名学生在求学路上掉队。 事实上,铜山区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工会相伴”便是一项所有在校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都能申请的助学活动。“除了大学生、研究生、专科生可获一次性资助2000元,高中生、中专生、职高生可获一次性资助1000元,初中、小学生可获一次性资助500元。”李恒智说。 而几天前家住房村镇大牛村的9岁男孩高天翔拿到的来自爱德基金会的1340元助学金,则是区妇联向省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争取到的助学款。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学子皆可申请,申请获批后,申请人直至大学毕业,每年都能拿到相应金额的助学金。从去年5月“E万行动”开始实施,铜山区为首批256名困难儿童争取到救助资格,并发放第一批助学资金20.3万元。今年上半年,又为129人争取到救助资格。目前,“E万行动”助学项目惠及铜山区20个镇(场)、街道的385名困境儿童。 此外,自2015年秋季学期以来,铜山区还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打卡发放政府资助金。目前,政府学生资助政策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贫困家庭。“去年发放政府资助资金4398.3625万元,共资助63596人次;发放社会力量助学资金137.609万元,资助1124人。根据教育局基教科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铜山区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张春恩说。 不让寒门学子因贫失学,也不让他们在求学路上因贫失去自信和爱。铜山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针对即将进入高校的贫困家庭子女,铜山区总工会在暑期专门开办了“明天会更好”专题讲座,邀请师大心理系教授向学子们传授学业规划和心理调适知识,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各种准备。 7月15日,中国移动铜山分公司的10位员工与榆庄村的10名困境儿童结成了对子。自2014年开始,铜山区妇联通过开展“2+1”结对帮扶,面向社会、企事业机关招募了611名“爱心妈妈”,681名成长小伙伴,结对困境儿童791名,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支持,还带来了家的温暖。此外,“妇女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想家小屋”三大儿童关爱平台,以及“快乐小苹果计划”微创投项目等关爱活动,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关注留守儿童、农村孤儿等困境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有个小女孩,成绩很好,但参加‘快乐小苹果计划’前,人很孤僻,不爱说话,但几节心理辅导课下来,小女孩明显活泼了很多,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王心瑜说,在每一次关爱活动中都有这样鲜活的事例。 “寒门学子求学不易,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不因家境贫寒而掉队,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是我们正在做,也一直会坚持做下去的事。”张春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