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徐州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幕
2018徐州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幕 职教改革四十年,巨擘再扬帆 我市吹响创建全国产教融合示范城市号角 |
|
||
|
||
|
◎文/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艳 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5月7日,2018徐州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龙湖书院正式启动。至此,徐州职业教育也走过了创新发展的四十年。自2015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的第2周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今年职教活动周主题是“职教改革40年,产教融合育工匠”。 为期一周的徐州职业教育活动周内容丰富,在启动仪式暨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上,“栉风沐雨四十年 薪火相传育工匠”徐州市职业教育成果征集和竞赛活动颁奖仪式及现场展示,回顾四十载徐州职教的发展历程;“百名职教人进企业”实地参观了经开区的华道数据、徐工大吨位起重机、协鑫新能源馆、海伦哲等4家企业,感受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发展巨变。本周,徐州市职教宣传推介会、徐州市职业规划课程指导中心揭牌仪式、职教宣讲团成立仪式、校级技能竞赛开放赛场、徐州市普职融通现场会(睢宁)、各职业学校校园开放日等也在相继开展。 与改革开放同行 徐州职业教育走过40载峥嵘岁月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州职业教育坚持以建设淮海经济区技术技能人才高地为目标,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加快建设“产教融合、中高衔接、灵活开放”的徐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回首过往,徐州职教事业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走过了艰辛的历程,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83年,车辐山联中在农村率先开办职业高中班,拉开职教创业的序幕;1993年,张集职中立足服务农民子弟,积极推广农业科技,被评为全国职教先进集体;2003年前后,财校、经贸高职校、技师学院相继升格,形成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2013年前后,丰县中专等5所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我市被省政府设立为江北唯一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2017年,建筑学院、工业学院被评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 目前,全市共建有中高等职业院校30所,在校生13万人,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全市建成高水平高职院2所、国家级示范校5所、省优质特色学校1所,办学实力苏北第一、江北领先,在淮海经济区优势显著。全市建有18个大类206专业,技能大赛连续九年保持江北第一,每年近300名中职学生通过3+4、对口单招、技能大赛升入本科,办学质量连年提升。 作为江苏职教大市,徐州职教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无不凝结着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努力和汗水。一路走来,在几代徐州职教人坚定的步伐中,我们解锁了徐州职教跨越式发展的“密码”—— 徐州职教发展靠的是始终走在创业路上的开拓精神。敢想敢创已经成为徐州职教人的精神特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创建学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时,我们创建专业;在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又开始创建品牌。随着“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我市职教人在全省创业大赛中勇夺金奖。 徐州职教发展靠的是一心为学生谋好前程的教育情怀。只要选择了职校,职校的老师都会悉心教导,教他一技之长,帮他找到工作。职校的孩子们在老师手中变成了世界名模、烹饪大师、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更多学生成为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各行各业的小能人。 徐州职教发展靠的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大局意识。服务地方经济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我市近70%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中高端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力军。 在职教改革步入40年的关键节点,我市选择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职教周活动,这本身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我市职业教育的“桥头堡”,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近年来,经开区注重推进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紧紧围绕“4+2”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对接、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徐州机电技师学院、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等职业院校在经开区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打造一批在省内领先的职业教育名校,实现80%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经开区就业。 促产业发展 育大国工匠 产教融合升级校企合作 今年职教活动周主题是“职教改革40年,产教融合育工匠”。当前,随着对接日益强烈的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秉承发扬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跃升的初衷,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国家层面,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强化行业协调指导。未来,肩负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重任的职业教育,亦将肩负起深入促进产教融合,孕育大国工匠的重任,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服务地方经济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多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始终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新的支持政策,设立政府产教融合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特需专业建设等重点项目,对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更加有力的支撑;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成立职教发展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和特色专业建设。 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产教融合已成为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是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要彻底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专业与产业吻合度,徐州经贸高职校整合市场营销等专业资源,开办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满足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投入2000万元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物流实训基地;邳州中专建设苏北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对接“互联网+”的新业态;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拥有国家级“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培训、鉴定考核、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对外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办专业,与发改委、人保局、教育局共同开发政、校、企、地四方合作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联动,开办了15个新兴产业培养项目,组建了“现代农林”“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服务外包”“健康养老”五大职教集团,搭建了20个实训平台,让市场和人才的距离更紧,人才和岗位的需求更紧,真正体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职教发展理念,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创建全国产教融合示范城市 为淮海经济区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 职业教育改革四十年来,徐州职业教育在不断探索、进步、完善中积累了宝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成为了新时代赋予现代职业教育的全新使命。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支持若干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改革意愿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试点”。这些都给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清晰定位,也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新时代来了! “我市创建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度高,具备试点样本的典型性;二是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具备辐射周边的示范性;三是我市产业兴旺、职教资源富集,具备先行先试的可能性。”职教周启动仪式上,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吴昊表示,目前,我市已经向教育部和省有关部门递交了报告,确立了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目标任务。下一步,我市将以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为抓手,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创新“四链衔接”,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放大徐州人力资源红利,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加强统筹协调。随着近期国家、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意见,我市教育部门将主动作为并结合实际,提出适合徐州发展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地制订适合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落实方案,拿出既符合我市实际、又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示范性的制度安排。 建好信息平台。加快经开区校企合作大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展为全市的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平台,有效化解政校企信息不对称,破解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力争今年内完成10万注册量、500万点击量的目标,努力把平台建成产教融合的枢纽,我市产教融合城市创建的亮点。 抓好重点项目。去年,我市职业教育的15个特需专业、5个职教集团建设已经启动。今后,教育部门要“招得来,教得好,留得住”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把考核结果作为资金拨付的依据,真正发挥特需专业和职教集团的作用,为我市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积极引企入校。办好企业办学、企业办专业、企业办班等校企对接活动,全面推行“招生即招工、学生即学徒、上课即上岗、实习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努力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模式,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形成开展百家名企进校办班、千家公司校企合作、十万学子企业实践的良好氛围。 擘画未来新征程,再启职教新时代。推进产教融合是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在新一轮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我市各界将努力形成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发展合力,通过创建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让徐州职业教育成为淮海经济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高地,为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