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讲好沛县故事 唱响文艺大风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8-22

 


讲好沛县故事 唱响文艺大风歌 
沛县设立“歌风文艺奖”鼓励创作创新出精品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盈 通讯员 张欣

“如果没有我的家乡沛县,就没有我的作品。下一步,我将继续弘扬主旋律,高歌真善美,讲好沛县故事,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这片土地的精品力作。”8月9日,沛县文化中心小剧场内座无虚席,沛县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暨“歌风文化艺术奖”表彰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著名诗人丁可作为受表彰人员代表在台上动情地说道。

设立歌风文艺奖,是沛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沛县文学艺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盛事。近年来,沛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在县委、县政府文化强县战略部署下,大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全县文艺创作导向更加鲜明、创作生产日趋活跃、创作生态呈现可喜变化。目前沛县已发展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各种协会10余类,直属会员1540人。其中国家级会员56人、省级会员149人,文艺队伍数量和实力均居省、市乃至全国前列。沛县广大文艺工作者更是依托沛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讲好沛县故事、传播沛县声音、展示沛县风貌的同时,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根植沛县,文艺队伍不断壮大

提起诗人丁可,沛县人对他的诗歌早已耳熟能详。2017年,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沛县诗人丁可更是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剧中人物郑西坡吟诵的《一般化的女孩》《母亲的专列》和《流动的国土》3首诗歌,作者均是丁可。去年10月,在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颁奖礼上,《丁可诗选》更是荣列这个文学大奖诗歌奖中的一员。

翻开丁可的作品可以看到,一直工作生活在家乡沛县的他,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以及自己在小城和乡村的生活。在他的诗作中,讴歌的是现实生活中最基层的人民、最底层生活中的美,更是对底层、弱小、善良、草根的咏叹。作家周梅森曾把丁可的诗歌创作比喻成挖一口深井,“丁可既是沛县的,又是江苏的,也是全国的”。

“是沛县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养育了我,乡土诗歌是我不能忘怀的主题,更是我内心最忠实的坚守,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沛县高质量发展鼓与呼。”诗人丁可的一番话,道出了沛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内心不变的追求。

如今的沛县,越来越多的“丁可”根植古沛大地,文艺领军人物正呈现出全线发展、齐头并进的可喜态势,每一个门类都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传递沛县好声音、讲好沛县故事。如歌词队伍中的吴广川、美术家协会的刘运君、安飞、朱广波等,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郝敬春、摄影家协会的孔明、舞蹈家协会的王宝红、书法家协会的蔡可魁、闫增等,他们都已成为所在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在各自业内发挥着“标杆”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有重要影响;新生代文艺新锐崭露头角,以蔡可魁、闫增、刘充、孔明、朱广波、郝泽华等为代表的一批颇具实力的文艺新人逐步成熟,在各自的艺术门类中潜心创作并崭露头角,正逐渐成长为沛县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下转04版)

厚积薄发,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6月底,在“汉源雅集”——中国艺术名家作品展暨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沛县写生创作基地揭牌活动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高云带领省内艺术名家一行十余人来沛开展交流活动,高云会长做了高水平的艺术讲座,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在沛县成立了写生创作基地,沛县40名本土艺术家与省内外名家同台展览,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打造了书画沛县及沛县艺术家的良好形象。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为扩大文艺交流,沛县汉皇乐器的沛筑与比利时的萨克斯,荣登中比建交45周年纪念封传承两国友好。大风乐器的柳琴与阿塞拜疆的塔尔琴,荣登中阿建交25周年纪念封见证两国友谊。沛县实验学校与黎巴嫩青少年文化在线视频交流、瑞士文化进校园创新举办等活动。此外,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活动。仅沛县文联一家文艺组织,就组织举办了展览、演出、比赛、研讨、采风、培训等活动32项,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惠民文化,点亮城乡居民多彩生活

如果用几个字来形容今年年初投入使用的沛县五段奥体广场,那便是:大戏不断、好戏连台。这个总投资350万元、占地31亩的村民休闲健身广场,不光是该镇2017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惠民实事之一,更是一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大舞台。“广场建成后,不仅过年的时候,大戏从年初一唱到年十五,以后每个月都有三、四场大型演出,咱大伙自己的小演出就更多了。” 该镇后六段村村民张锋难掩兴奋道。

记者了解到,为增强农村文艺创作活动的多样性,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沛县创新开展“舞动沛县”广场舞大赛、 “欢乐沛县”夏季乘凉晚会等系列活动,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沛县民间文艺家协会还组织开展了“揉花”表演、面塑、灯笼、剪纸、刺绣、麦秆画、沛筑、古筝、红喜蛋、虎头鞋等各项特色民俗艺术展示交流活动,极大提升了当地百姓精神生活质量。

百花齐放,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这里是英雄创业的故土;这里是汉唐盛世的滥觞。一曲大风歌,千古传唱;一座歌风台,历尽沧桑……大风飞扬,再创辉煌!”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徐州(沛县)刘邦文化节开幕式后,由沛县当地群众自导自演的大型音舞诗画《大风飞扬》在沛县文化中心隆重上演,瞬息间,将在场的观众带到了那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风云激荡时代。

“一个县级的团体,凭借自己的团队和努力,能将一台节目演出如此的效果,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沛县节庆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焦传坤告诉记者,在两年一届的刘邦文化节上,沛县人自己创作、导演、演出的节目每次都能获得满堂彩,节目水准不断攀升新的高度,不少节目获得国家级的奖项。

而沛县人民文艺创作的激情,又何止是在刘邦文化节。该县文学创作队伍每年平均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300多篇,从2008年以来,沛县有20多位作者出书30多部,出书作者之多,质量之高,在省内也属首位。

去年,丁可和张国志同时荣获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近年来,丁可、张国志、胡成彪、朱广海、吴广川、黑马、吴允锋、如月、刘学安、张裕亮等人的作品也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项。美术家协会出版各类综合画集和个人画册60余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500余幅,发表专业文章近百篇,入展各级展览作品1000余件。邓永广、朱广波、陈诚等在全国美术大赛中获得重大奖项。刘运君、吴遮、孟凡乐、蒋立宇、丁辉、周临溪、周节文、邓永广、蔡亮、吴庆贺、刘运龙、吴琳等各位老师举办了个人展。书法家协会出版各类综合画集和个人画册100余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1000余幅,发表专业文章200篇,入展各级展览作品2000余件。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次人才队伍,贺本荣、胡成彪、孟昭俊、逯国胜、纪伟、张劲、张宜顺、蔡可魁、闫增、刘林玉、高作林、李文、李新景等300多人次荣获兰亭奖等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项,多人举办了个人展。唢呐《苏北风情》获全国群星奖;唢呐《淮海乡音》、舞武《四季武魂》、吹打乐《鼓乐铿锵庆金秋》等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歌曲《大汉刘邦》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出版文学、美术、摄影等专著6部,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艺作品127件,在市级以上各种展览赛事中参展以及在艺术表演比赛中参演参赛作品71件,获奖作品26件。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