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活的灵魂 ——记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郑萌萌
|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 思政课,是大学时代每个人的必修课。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思政课的气氛是严肃、无趣、死板的;但在中国矿业大学,有一个人的思政课却是出了名的生动、有趣、活泼。她就是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郑萌萌。 把内容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趣味盎然,并不容易。“我曾经面向全校19个学院的大一新生做过调研,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思政课有偏见,认为这是一门‘水课’甚至‘洗脑课’。”为了让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郑萌萌花费了很多心血。 她探索实施“互动课堂”,摒弃传统说教式授课,采用多问多答、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精心设计了很多契合学生关心热点的课堂互动环节。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期间,她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主题是“歌声飘过四十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之电影篇”,通过引入流行歌曲和电影等方式,以小见大,展现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关注,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她在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配套设计出25个专题与学生互动,比如通过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发展轨迹,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人生起点会产生不同的人生结局?然后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比,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生观决定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价值取向。 轻松有趣的互动模式,使得思政课不再是僵硬死板的老调重弹,“郑萌萌式课堂”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掌声与笑声成为课上的独特风景。 郑萌萌不断把新想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总结经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她还探索出“微讲堂”的教学创新做法。“微讲堂不是微课也不是慕课,主要通过微话题、微制作、微体验三个部分实现。”她介绍,微话题就是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结合,找出引发学生共鸣的话题,由学生发言、教师讲评;微制作是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而参与到教学中来;微体验则将思政课延伸到课外,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2018年,在江苏省高校首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展示评比活动中,郑萌萌荣获特等奖。对她而言,这次比赛的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证明了她一直坚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教学改革一线实施者,郑萌萌不落窠臼,另辟蹊径;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她秉承立德树人教师信条,不忘初心。”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池忠军说,“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才能更好地铸魂育人。” ■短评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思政课,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教育,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思政课必须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能够吸引大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达到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如何让思政课也能更有趣,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难题。在俯下身来的课堂形式和站得住的课堂立意之间,郑萌萌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路上,她是一名优秀的“领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