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邂逅李心田
◎张甫文
听到著名军旅作家李心田老人7月3日在济南去世的消息,沉痛悼念之中,我又想起了2015年5月山东青州的那次笔会——我与赵杰、王耀、杨军一起前往参会,没想到在青州有幸邂逅了李心田老师及夫人吴秀东。现在想来,当时的情景仍是历历在目,那是家乡人才有的缘分啊。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首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我们睢宁人早知电影原作小说《闪闪的红星》的作者李心田是我们家乡人。2015年5月15日的中午,到青州参加笔会的我们,在宾馆的餐厅里,经笔会主办方《作家报》的执行主编吴宝华介绍,初次见到了李老。
听闻我们来自家乡,李老激动地与我们握手拥抱:“太好啦!太好啦!真没想到,在青州能见到我的老乡。”寒暄之后,李老又追问:“睢宁有个张甫文,他编辑了3本杂志!咋没来呢?”他们3人指着我齐说道:“他来啦!”李老又一次紧紧握住我的双手:“张甫文,感谢你!你从去年开始一直给我寄的《下邳文艺》《乡土·汉风》和《徐州杂文》,我都收到啦!这3本文学刊物办得很好!”
望着李老慈祥的面容,我不由想起40年前的那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幕幕,那3首抒情浪漫的插曲《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也在我的耳边萦绕着。这部影片影响了好几代人,李老从那时就已蜚声文坛了。那时正是我的中学时代,可以说,潘冬子的形象,是当年激励我热爱党、崇敬党,让我在学校里就积极要求入党的主要动力。
杨军与赵杰年轻,听了我的畅谈,便情不自禁地放声唱起:“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引来众多文友的注目和击掌伴奏。李老与夫人心情十分愉悦,连连点头微笑。吃饭时,李老还再次举起酒杯:“睢宁老乡,喝一杯!”与我们4人碰杯,一饮而尽。
可能是《作家报》组委会特意安排,李老与我们都住在旅馆5楼,且两房对门,开门便可相见。给我们接近和采访李老提供了诸多方便。在青州的短短4天里,我们与李老谈家乡、谈国情,谈他的文学道路、谈他的创作体会,当然也谈到他的家庭……他的话语真切、感人肺腑,尤其是他自幼刻苦求学的艰辛、发奋读书的毅力和忧国忧民的意识,最令我们敬佩。难怪睢宁文学爱好者无论走到哪里,都以“我与李心田是同乡”而骄傲。
李老生在睢宁县大李集镇,长在距李集镇十多里的官山镇。9岁时,母亲去世。当时,因父亲在官山一家商店里做帮工,他也到官山镇读私塾,小小的年纪便知苦心钻研。他告诉我们:“四书给我打下了热爱语文的底子,我在小时候背会的70多篇古文,至今未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老在14岁那年就到徐州一家商店里当学徒。因该店订阅了《大公报》和《小说》等报刊,让他在阅读中逐渐爱上了文学。
他从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他清楚记得,第一首小诗《游子之歌》发表在1948年的《新徐日报》上。第一篇小说《月下故事》和第一篇散文《含泪微笑》分别刊登在国家级刊物上。他的作品《两个小八路》《跳动的火焰》分别被改编成电影。《永不忘记》《哥哥放羊我拾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与课外读本,都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经典。
1950年,李老参军入伍,从华东军政大学毕业后就留在部队担任速成中学语文教师。李老离休前任济南前卫话剧团副团长兼创作室主任。小说《闪闪的红星》最初名为《战斗的童年》,是李老花费7年心血的创作成果。书稿于1964年完成后,寄给了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审稿中,史无前例的“文革”来了。经过再三考虑,他又火速跑到出版社,以需要再修改为由,又把原稿要了回来,并悄悄藏了起来。到了1970年,《人民文学》编辑谢永旺到济南约稿,李老就把收藏多年、劫后余生的《战斗的童年》拿出来,谢永旺看后像发现了新大陆,又与李老商议将题目改成《闪闪的红星》。1971年,这部“死里逃生”的书稿终于出版。不久,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找上门来,又将其改编成电影。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1999年,上海歌舞团还将《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大型舞剧。后来,小说又被英、日、法等国家翻译成11种文字。
已是86岁高龄的李老,依然精神矍铄、乐观向上。他的听力有障碍,在与我们交流时,都是老伴趴在他的耳朵上一句一句地向他重复。李老高兴地指着老伴说:“她既是我的监护人,又是我的翻译官。”
与李老话别时,他又再三嘱托:“回去一定代我向家乡人民问好!”是的,李老虽然离开家乡多年,却一直没有忘记可爱的家乡——睢宁,一直在注重关心培养家乡文学新人。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拿出自己的工资与稿酬两万元亲自捐献给家乡的官山中学。在他的建议下,官山中学及时成立了文学社,并将他的捐款设立“闪闪红星文学奖”,为培养一批又一批文学新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近,睢宁政协组织编写“睢宁文学70年”丛书,因组稿需要,负责小说卷本采编的魏鹏与王耀前往济南采访李老,听魏鹏介绍,李老因一次摔倒已是卧床多日,他老人家见到家乡人,还又关切地提及我。真没有想到,两周后就闻此不幸消息。李老一路走好!您的睢宁老乡会永远记得您!您的作品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进!
来源:2019年7月17日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