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大运河及流淌其间的文化

来源:  作者:姜师立  时间:2019-12-28
在大地上流淌的中国大运河。
黄河故道历史上曾是大运河的一部分。
中国大运河示意图。
徐州北郊洞山西渡口捕鱼虾的青年。通讯员 程士强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作者提供)
 

开栏语

◎李琳

在徐州的大地上,自古流淌着两条大河:一条是黄河,一条是大运河。

黄河,自西流向东,是一条天然之河,以其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培育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运河,以人力开凿而成,南北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物资、传播着人文,更多体现的是人类的智慧、世间的奇迹。

这两条河,对于徐州人来讲,既是民生之本,也是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今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日前又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指明了方向。

作为运河城市的主流媒体,把大运河文化挖掘好、继承好、传播好,我们责无旁贷。

从本周起,《大运之河》周刊就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我们自《汉风》周刊之后,精心策划和打造的又一文化周刊。

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挖掘和全面阐释大运河遗存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提炼升华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让读者真切感知沿线城镇和乡村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发展脉络、文化传统和情感纽带,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在这里,您可以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历史,触摸大运河的文化,探寻发生在运河两岸的动人故事,和我们一起行走、交流、感悟。

在这里,既有文化学者的理论文章,也有本报记者的现场探寻;既有思接万里的历史喟叹,也有活色生香的人生百态。这既是本报的独创,更是广大读者共享的花园。

愿一条大运河,将我们紧紧相连。

大运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要讨论大运河文化的概念,首先要讨论大运河文化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概念。现在社会上对大运河的称谓比较乱,有说京杭大运河,有说南北大运河。笔者认为,自从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后,中国大运河应该成为大运河的专有名称,无论是讨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还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都应该指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指我国自春秋时期开凿邗沟以来,先后在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元明清运河)及浙东运河的总称。中国大运河地跨南北,北至北京、南抵杭州、东达宁波、西到洛阳。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相交汇。本文讨论的大运河文化范畴为中国大运河的范畴,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其延伸段浙东运河的文化。

从地域上看,大运河流经6个省、两个直辖市共35座城市,全长3200公里。这里计算的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主线部分的总长,减去了其中重复的部分。中国大运河流经市域面积31万多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3.2%。

从功能上看,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历经2000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近900公里在正常通航,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功能。大运河沿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22%(2008年)。沿线35个城市GDP占我国GDP总量的25.08% (2010年)。这就是大运河文化的载体——中国大运河。

那么,什么是大运河文化呢?要解读什么是大运河文化,首先要对文化定义,一般的文化定义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族群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精神图腾等。人类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哲学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按照以上关于文化的定义,笔者在《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一书中就给大运河文化下过定义:大运河文化是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大运河见证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其流经的6个省、两个直辖市、35座城市,大运河兼收并蓄,交流融合,汇聚成个性鲜明的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文化的特点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贯通南北的唯一交通大动脉,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而且在其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中,吸纳沿线各个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明成果,积淀形成了内涵深厚、千姿百态的运河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收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楚文化、吴越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上还是精神文化上,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因此,运河文化不单是一种乡土文化或商业文化,而是一种以交流、开放、融合、进步为特点的动态文化。

1、大运河文化的时代和地域性特点

大运河在千百年的疏浚、修筑过程中,其流经的各个城市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为沿线城市提供着地理、交通、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同时,也促使运河两岸的城市自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渊薮的城市共同体。经济上联系着南北、东西,在文化上横贯着京津、燕赵、齐鲁、淮扬、江南、中原等区域文化。

2、大运河文化的功能特点

那么, 大运河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运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交流。大运河首先是为了漕运的目的而修建的,大运河的原始功能是运输,而货物运输与人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这才有了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包容与统一。善于沟通、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是大运河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就是沟通。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的愿望,便不会有文化的诞生。这一点,对大运河文化的发展更加重要。运河的本质也是沟通。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它不仅直接串联起南北,沟通了黄河与长江,而且间接地连接起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中国文化大格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联系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是古代东方主要的国际交通路线之一。运河上的洛阳、宁波分别是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这两座城市,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流和人际交往,也影响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无论是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游历中国,都是通过运河。胡乐、胡舞、胡服,在运河流域风靡。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沿着运河传播。兼容并蓄中,中华文明得以丰富。

二是扩散与开放。大运河为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通道,体现了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人类价值的交流。大运河与长城,人们往往把两者比作中国版图上一个大大的“人”字,皆是人类智慧的伟大体现,其实从深层次看,二者有很大的不同,长城之修建是防御型的,客观上阻碍了多民族之间的往来和交流,而运河之开凿是贯通水系,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与统一,换而言之,长城是“对外闭锁”,而运河则是“对内搞活”。 大运河的开通与整修,则不仅直接刺激与活跃了中国区域间的物流与人际交往,同时也影响到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及其路径。大运河的开通,使东部地区与中原,南方与北方的联系更为直接而紧密,带来了大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加上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沟通,使运河流域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区,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

三是创新与发展。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又一特征。千余年来,大运河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沿大运河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大运河文化传播方式,呈现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大运河是古代东方世界主要国际交通路线的组成部分。隋、唐、宋时期大运河的南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明州港(宁波)、泉州通向海外诸国,西端则从洛阳西出通过横贯亚欧内陆的“丝绸之路”通往中亚、欧洲,元代以后则由于蒙古帝国的建立使欧亚大陆交通畅通。大运河使中国与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与亚洲、西方的僧人、官员、商人、传教士、旅行家、使团等频繁由运河南来北往中国内地,并经由海上、陆上交通,形成了古代中国与亚洲、欧洲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古代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大运河文化的价值

大运河是一条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廊,沿线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运河沿岸各种文化节庆及带来的品牌符号,有各地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余年的历史演进中,大运河孕育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景观,且不说其漫长的河道,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就是那些厚重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民俗、史学等不同领域的精神镜像也数不胜数。

从价值上看,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悠久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定义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指大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在地域上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和浙东运河;特征是包容与统一、扩散与开放、创新与发展;内容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领域。

作为人类遗产,大运河不仅是规模庞大的航运工程体系,同时又是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廊道。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到元明清大运河贯通,再到近代,大运河沿线一直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贸兴盛、科技先进、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地区,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最活跃的地区,文学、艺术、戏剧、书法绘画、音乐高度繁荣,天文学、医学、农学等科技先进,名家辈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文化,不仅具有丰硕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弘扬,笔者认为,要兼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强化精神内涵挖掘,发挥当代文化价值,促进对外交流开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对中国大运河文化要通过“保护好”,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提升保护水平,划定保护空间,严控开发强度,实现各类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

通过“传承好”,加强记录保存,鼓励传承弘扬,倡导教育实践,再造保护传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空间。通过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等。

要通过“利用好”,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运河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在大运河沿线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同时又通过大运河经济的大发展,推进大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国的目标。

(姜师立,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专职副主任,长期从事大运河文化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中国大运河百问》《中国大运河遗产》《中国大运河文化》等专著。)

感受长河脉动/倾听千年回响

记录河畔烟火/讲述中国故事

《大运之河》周刊第1期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