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出现这些症状应迅速就医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乔业琼  时间:2025-10-27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乔业琼)手足口病是让不少家长揪心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有哪些特点?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近日中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提示。

什么手足口病?有何特征?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在小孩中流行的传染病。有以下几个核心特点:

 谁容易得:5岁以下宝宝是高危人群,尤其1-2岁时最易中招。

 啥时候高发:全年都可能出现,但4-7月(春季高峰)和9-11月(秋季高峰)是“高发期”。

 有啥症状:孩子会发烧,接着手、脚、嘴巴、屁股等地方冒出红点、水疱或溃疡,还可能咳嗽、没胃口。

 严重程度:多数娃症状轻,7-10天自己就好了;但极少数(尤其3岁以下)可发展为脑炎、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提示:目前能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肠道病毒A71型(EV-A71),还有柯萨奇病毒的不同亚型。

病毒怎么“盯上”孩子的?

 粪-口传播:这是最主要的途径。比如喝了被病毒污染的水,吃了没洗干净、被污染的食物,病毒就会通过嘴巴进入身体。

 密切接触传播:孩子接触了患者的口水、鼻涕、疱疹液,或者接触了被这些东西污染的玩具、毛巾、奶瓶、门把手,之后又摸自己的鼻子、嘴巴,病毒就可能趁机钻进身体。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跟着飞沫“飞”到空气中,孩子吸进去后也可能被感染。

家庭防护如何做?

 预防的核心是切断传播链,同时增强孩子抵抗力:

 一是接种疫苗。疫苗是防护病毒最好的盾,建议6月龄-5岁接种EV-A71疫苗,1岁前完成接种效果最好。

 二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用肥皂和流动水搓洗40-60秒;不共用物品:儿童餐具、毛巾、玩具要专人专用,定期煮沸或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但家长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并避免让娃接触,以防误食或灼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水果洗净削皮。

 三是环境防护不能少。多通风:每天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少扎堆:高发期少去游乐场等拥挤场所;消毒重点:门把手、玩具、桌面等常擦洗,衣物被褥勤晾晒。

 四是增强抵抗力很重要。规律而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与发育的“黄金时段”,要固定作息时间、避免孩子熬夜;均衡且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每日保证优质蛋白(牛奶、鸡蛋、鱼等)和新鲜蔬果;适度户外运动与阳光照射:中等强度活动(散步、跑跳),可以提升免疫细胞活性,运动后及时擦汗补水,避免着凉。

 提示:EV-A71是肠道病毒家族中引发手足口病“最凶”的一个成员,就算接种了EV-A71疫苗,也只能防这一种病毒,其他病毒还可能“偷袭”,所以防护不能松懈。

万一感染怎么办?

 轻症居家护理。隔离休息:患儿应居家休息,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娃;退热止痛:发烧超过38.5℃,根据医嘱使用退烧药;口腔护理:吃温凉流食(粥、奶)避免刺激溃疡;皮肤护理:疱疹要防止抓破。

 孩子出现以下危险信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高烧超过3天不退,吃了退烧药也没用;精神不好,比如总想睡觉、没力气,或者烦躁得尖叫;呼吸变快(婴儿每分钟超过50次,幼儿超过40次)、手脚发冷、脸色发白或发灰;呕吐、抽搐,或者站不稳。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