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特色美食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发布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5-27

 5月26日,《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正式发布,全面地勾勒出我国心血管健康防控的版图。据悉,《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合作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综合评价处、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药物信息管理处、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中国卒中学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等8家机构共参与,前后历时一年,由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临床、政策研究等40余位知名专家直接参与编写。

        据了解,《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以五大维度、52个细分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情况、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五大维度进行分析,充分反映了全国及地区人群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心血管病流行和发展趋势,也综合衡量了我国全人群心血管疾病从预防到治疗等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健康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至少700万,心肌梗死250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主席葛均波提出,应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危机,应当把提升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心血管病的防治战略,实现国家整体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提高。“而新形势下,健康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葛均波说,“必须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可防可控,对危险因素加强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体防控的效果和质量。我们通过《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的建立,希望能够反映全国及地区人群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能够了解心血管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评价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力争早日实现‘拐点’。”

        作为媒体及联合发起单位,《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表示,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健康中国的实现,需要全方位的布局。我国心血管健康的防控工作,不仅需要疾控部门、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媒体同样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向公众传播心血管健康知识,增强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使社会不同部门实现心血管健康防控的整体联动。

        “这个是一个综合立体的心血管疾病防控指数。”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赵冬说,“心血管健康不单纯意味着救治这一个环节,需要综合考量、全面管理。如救治能力、危险因素暴露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政策维度就是一大亮点,排名中可以看到:政策、费用、药品配备等多方面的投入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提升整体健康状况是有积极意义。”

        “心脑血管健康指数是综合的评价体系,可以较为全面了解我国心血管健康状况、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和流行现况,同时也可评价我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状况,进而助力于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水平,为各地卫生资源的配置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指数的构成内容全面,从发病率和死亡率、到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控制状况,还有疾病救治的能力、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能力等,是非常综合的指标体系。一方面评估现有的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发现不足和缺陷,也为今后的防控重点指明方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介绍。

        五大维度52个指标 全面了解我国心血管健康状况

        据悉,2016年5月29日《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项目启动。经过5场专家会,9场工作组会议,两轮德尔菲法调研问卷后,确认了5大维度52个指标。这五大维度是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心血管病救治情况、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

        另外,五大维度细化为52个指标:心血管疾病流行维度,细分为早死亡概率、患病率等5项指标;危险因素暴露维度下设行为、代谢性指标、PM2.5浓度等11项指标;危险因素防控维度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成功戒烟率13项指标;心血管病救治维度包括救治能力、救治过程、救治结局15项指标;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维度涉及政策、卫生费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防治体系建设等8项指标。与此同时,通过数据比对,各地区人群心血管健康的指标也一目了然。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的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介绍,指标筛选遵循了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可获得性4大原则。“高血压、高血脂等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均有科学依据。同时,心血管的健康指数并非几个指标就能够反映,52个指标是具有代表性的,而非包罗万象,但要求全面。指标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非常重要,同时未来通过稳定途径,有规律地获得数据。”霍勇说。

        赵冬介绍,目前31个省区市有明确的指标,能够给制定政策部门清晰可见的政策制定参考。霍勇指出,首先,指标综合反映了心血管发病的情况,能够直观看到本省心血管发病的高发程度;其次,通过指标分解,各地能够知晓政府投入倾向,提高知晓率、控制率;第三,指数最后设有的虚拟打分模式,能够让政府看到哪一指标的改进,对当地成效很大,使政府在政策制定、防治工作上更有针对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数据库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优化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是未来的重点工作。同时,防控政策一定是多系统的,需要多部门合作。防控体系和防控能力的建设是未来的重点,另外,如何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把知识切实转化成行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临虹说。

        葛均波希望,在未来指数的划分上,不仅以省为单位,将区域细化,有更多的数据指标,希望未来越做越全,不断完善。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