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将被列入学校教学计划
徐州日报讯(记者 甘晓妹)近日,省教育厅在官网上转发了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上学放学从自己背书包做起,在家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做起,在校从卫生保洁做起,校外从志愿服务做起,切实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办”的理念、行为和习惯。
我市的劳动教育情况如何?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各中小学均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务实精神和公民意识,不少中小学校已经将劳动纳入教育内容。比如,很多小学设有“劳动与技能”课程,而且“品德与生活”课程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授课过程中也将劳动意识渗透给孩子们。中学和高中设有“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设有4个板块,分别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校园的部分清洁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打扫课室、宿舍等。部分学校则利用综合实践课、学生社团、课外实践等来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和实践,少数学校还会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无论哪种形式,劳动量都不会很大,以打扫清洁为例,一般一个学生两个星期轮一次,打扫教室或擦桌子。总之,劳动教育,在我市中小学实际已成常态。
该负责人还表示,在所有的学生中,幼儿的动手意识最强,劳动参与度最高。无论是吃饭还是穿衣服,孩子们都希望能自己完成。到了小学后,由于课业增加,部分家长心疼孩子,将原本属于孩子的活都承包了,例如叠被子、洗衣服,甚至穿衣服、洗脸,家长都会代劳,这导致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越来越弱。
此次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今后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因此,在即将召开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劳动教育将被重新提起,学校也要落实好已有的劳动教育相关课程,
另外,加强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校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纠正家庭溺爱子女、学校劳务全盘外包、劳动教育不受重视现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必然要求。
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要深刻认识参加劳动实践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纠正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淡化”的现象,防止“为劳动而劳动”现象发生,切实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办”的理念、行为和习惯。要大力倡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为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