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学

南京工程学院“包子哥”被评为最美大学毕业生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6-15

 用“互联网+”技术卖包子,3年开了200多家分店,南京工程学院毕业生刘伯敏人称“包子哥”。昨天,这位依靠自强不息精神和创新思维,把小小包子卖出年销售额过亿的小伙子,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称号。

  比赛卖饮料获奖20万元,挣来人生第一桶金

  刘伯敏生长在甘肃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爸爸常年当代课教师,月收入只有200元,6岁时,妈妈甚至拿不出1毛钱给他买冰棍吃。为了挣钱给儿子上学,妈妈一个人种了20亩的地,还利用农闲时间卖水果。刘伯敏从初中开始就学着在过年时卖花炮,到了高中,还和叔叔学了电焊,每年暑假去外地打工挣学费。

  刘伯敏说,考上大学后,他就下定决心,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

  打工、兼职,尽管非常努力地挣钱,但为了还贷款、维持生活,有时候刘伯敏口袋里的钱依然不足50元,为了解决生活的困境,他开始留意各种机会进行创业。

  2010年9月,“红冠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宣传进入他的视线,刘伯敏决定组织团队参加。刘伯敏说,比赛的实战部分是推销一款饮料,经过半年的时间,他们的销量排名全国第二,最终在总决赛上获得了亚军,拿到20万元的奖金。

  “这是我创业的第一桶金。”刘伯敏说,拿着这笔资金,他和同学注册成立了南京卓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眼光瞄准在校大学生,租赁服装、从事校园代理等,1年半的时间,他挣下了人生的第一辆汽车。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刘伯敏又瞄准商机,注册了一家新媒体公司,负责帮企业用户开发APP、微信营销等。

  “蹭”聚会认识伯乐,互联网上卖包子火了

  卓远公司成立初期业务稀少。“困难时3个月发不出工资,在学校打两个菜,5份米饭大家省着吃。”刘伯敏说,他开始在各种企业家聚会上为公司寻找新项目和投资人。在一次聚会中,刘伯敏结识了和善园的创始人沈春龙。

  “和善园是一家连锁包子铺,在南京已经经营10多年,有60多家连锁店。”沈春龙说,但在发展过程中,单靠口味的营销方式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公司发展面临瓶颈,他看中了刘伯敏的新媒体经历,认为这位小伙子能给公司带来新鲜血液。对刘伯敏而言,也许是童年的饥饿印象太过深刻,他一直想开一家餐饮店,两人一拍即合。刘伯敏到和善园担任公司总经理。

  经过市场调研,刘伯敏决定瞄准都市年轻人,他对包子铺进行了互联网化改造。考虑到年轻人早餐时间少,刘伯敏开发了APP和微信预订包子渠道,年轻人可以第一天下午在网络上预订包子并付款,第二天直接到附近的包子铺取预订好的包子。参考西方快餐店,刘伯敏又投资7000万元新建中央厨房,对面料和馅料进行标准化控制,保证了各店口味统一。店铺选址方面,刘伯敏在微信中开放平台,顾客可通过平台上报可开地点,刘伯敏亲自带领人员考察,一旦决定开店,上报者可获得数千元的奖励。

  几年下来,和善园在南京迅速扩张,如今已经扩展到260多家门店,不仅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武汉等6大城市都有了和善园的连锁店。

  创办“江宁合伙人”,带动大学生一起创业

  为帮助更多大学生完成创业梦想,2013年10月,刘伯敏和一群创业大学生结成了“江宁合伙人”高校青年创业联盟,并担任“江宁合伙人”会长,大家一起对接项目,一起整合资源,并对薄弱公司进行“1对1帮扶”。

  两年多过去,“江宁合伙人”从最初的16支队伍200多人发展到如今46支队伍近600人。目前,最初的16支队伍中已有3家受到投资者青睐,融资成功。

  “大学生创业,难免经验不足。”刘伯敏说,“江宁合伙人”愿意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分享创业大学生们的故事,带动身边的创业大学生脚踏实地共同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