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根”上“动土”看睢宁乡村振兴
如何让家庭农耕中的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如何破解经济薄弱县在“三农”发展中碰到的“瓶颈”和“死局”—— 从在“根”上“动土”看睢宁乡村振兴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枚 通讯员 樊志海 土地是民生之“根”和发展之本,是老百姓的“心头肉”。睢宁县把“拔根动土”,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新动能。所谓“拔根动土”,就是借助“土地治理”,推进贫穷落后的乡村变革。两年时间里,借助这一举措,推动了68.18万亩土地的流转,建成高标准农田58万亩;集中建设72个新型农村居住社区,置换的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2.8万亩;全县400个行政村,村均集体收入超25万元;1万名农民从家庭农耕的村民转为了职业农民……可以说,既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也给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敢于在“土地”这个“根”上动土的睢宁,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县的乡村振兴之路。 “动土” 变有地农民为“有产居民” 睢宁是江苏省重点帮扶县,经济薄弱村53个,省定低收入人口14.3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过去,农民贫、村委弱、村庄乱,土墙茅屋随处可见,老百姓几十年只是守着几亩责任田“过活”,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如何破解该县在“三农”中“看不到希望”的“死局”?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说:“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不破不立,必须牵住土地治理的‘牛鼻子’,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系统解决‘三农’发展的现实问题。” “动土”之前率先落实土地确权。很短时间内,睢宁400个村23.35万农户的133.33万亩土地,全部完成确权。拿上产权证,老百姓吃了“定心丸”。从有地农民变成“有产居民”,为土地流转在内的睢宁“土地治理”提供了群众基础。 该县主要领导直接指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力量,整合资源“办大事”——把合作社建在基层支部里,建立了1个县农业公司、18个镇农业公司、400个村集体股份合作社、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1184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户土地入股到姓“公”的合作社有保障,老百姓信得过! 在该县高党集中居住区见到一位姓宋的居民,他说家里有6亩多地,现在每亩一年800元全部流转给了集体合作社。“把地交给公家有保障也放心,现在腾出手来搞运输,每年能多挣几万元。” “从2014年我县李集镇开始推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以来,到2017年12月,全县累计完成土地流转68.18万亩,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达到18万亩。”睢宁县县长朱明泉说,一场振奋人心的“乡村巨变”已在睢宁变成现实。 产权不变,农民以地入股到村集体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二次整合再分配,达到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按照既定计划,未来睢宁将实现80万亩土地流转的目标。”贾兴民说。 集居 既增加农田又住上“别墅” 围绕综合“土地治理”,在解决了老百姓土地流转增值的同时,该县的另一项举措也同步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 “刮风满村沙,下雨两腿泥”是睢宁旧农村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该县黄河故道流域,茅草房、土坯墙随处可见,偶有两层小楼的农户,倒显出几分鹤立鸡群的“突兀”。面对全县300多个日渐破旧的散乱村庄,“乡愁”真的让人视之发愁。 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睢宁县率先示范建设的高党集中居住社区拔地而起。一栋栋整齐有序的灰瓦白墙联排“小别墅”,配套齐全的道路管网、卫生室、商超、幼儿园、村史馆、公园绿地,让城里人都有些羡慕不已。 老房子换“别墅”,原本顾虑重重的百姓“争先恐后”地响应集中居住的号召。睢宁县魏集镇东北部黄墩湖滞洪区新型农民聚居区湖畔槐园,更是将“槐文化”与景观元素融合,在小区内打造“槐梦苑”“槐香苑”“槐鼎苑”三个主题景区,实现“楼在园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首批搬入新居的一位戴姓居民感叹说,真是变化大得不敢想,原来夏天去厕所都要拿着灭蚊药,茅房蚊子太多;现在家里和城里居民一样,卫生间全套陶瓷洁具,一点异味儿都没有。 两年时间,该县包括姚集镇高党社区、魏集镇徐庄和戴庄在内的72个集中居住区陆续启动建设,21个社区完成建设,3.6万农民喜迁新居。 集中居住不仅让老百姓居住条件得到了“颠覆式”提升,还给群众带来了产权收益。该县国土局一位党委委员介绍,原来农家院三间房一个院,占地1.3亩左右,如今集中居住只需要0.3亩。通过集中居住,每户老宅基地可平均多出一亩地的复垦农田。 据悉,目前该县72个集中区,每个集中居住区平均可新增耕地500-1000亩。按照既定计划,“十三五”期间,该县集中居住区数量将会超过100个,加上改造50个旧村落,可以实现新增耕地10万亩,全县一半的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安居。 故土未离,乡情依旧,变化的是多出了“满满的幸福感”。 深耕 让土地价值最大化凸显 如何实现“土地治理”价值最大化,形成管理有序、集体发展、百姓得实惠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营运模式?睢宁探索了一条“自营+流转”的发展路径。 “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块土地好种田”成了村级党支部的共识,全县400个村党支部,已经成立了476个种植、农机等合作社,购置农机1000多台,集体经营面积41.3万亩,累计带动村集体增收1亿元,村均收入超25万元。村支部真正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核心力量和致富“操盘手”。 土地规模化运营的价值在睢宁日益凸显。以姚集镇高党村为例,该村实施新型农民社区建设后,新增耕地500亩,按照每年800元/亩的租金标准进行复垦发包,收益的60%归集体所有,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 因地制宜,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双沟镇纪湾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经营土地200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创收20万元。李集镇柳圩村光伏发电项目年增收10万元左右;魏集镇万亩稻蟹养殖,每亩产出达1万元;官山镇龙山社区流转400亩,年增收28万元左右……“一村一策”、规模农业模式下的睢宁农村,已是“百花齐放,花香满园”。 土地流转后,农民可选择就近务工或自主创业,在取得土地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外,又获得了工资性或经营性收入,实现了土地、务工双收入。同时,村委会在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租金和农业补贴收益外,还根据合作社的收益情况,实施“二次分红”,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土地收益。 在自营规模化耕作的同时,睢宁以更高的视野,变换思维实现土地的价值倍增。该县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可以在省内调剂使用的政策,复垦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已与苏南发达地区达成节余指标的调剂,获取资金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民新型集中居住区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极大地缓解了该县“三农”发展的资金压力。 “睢宁是江苏经济薄弱的县区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发展探索中,以土地治理制度综合改革为牵引,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委的支持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以‘系统思维’促进‘三农’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贾兴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