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沛县城管局以汗水擦亮城市底色
黄淮网(朱松林 袁捷)生活垃圾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既关系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也牵动着群众生活品质的高低。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既是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无害化处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
连日来,持续攀升的气温让户外成了“桑拿房”。当多数人躲在空调房内避暑时,沛县城管局负责垃圾处理费征收的队员们,正顶着烈日接受高温“烤”验。
清晨的阳光刚洒满街道,他们便已整装出发: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分成多组,带着厚重的台账和宣传资料,穿梭在老旧小区的楼道、商业街区的店铺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之间。烈日下连续作业数小时,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浸透了衣领也无暇擦拭,用坚守对抗着热浪的侵袭。
耐心细致地服务,是他们敬业精神的生动体现。在老旧小区,队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宣讲政策,手中的宣传单页被汗水浸得发皱,却依然逐字逐句向居民解释收费标准、资金用途和垃圾处理全流程。面对群众的疑惑,他们不躁不馁,拿出城区环境前后对比的照片,用“垃圾及时清运让街巷更整洁”的事实,说明这项工作对营商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以真诚消解每一份顾虑。
专业高效的方法,更彰显着责任担当。为让商户少跑腿,他们建立电子缴费档案,通过微信推送缴费提醒;针对企事业单位,提前对接后勤部门,携带计算器和政策文件现场核算费用,确保每一笔金额准确无误,同时第一时间回应各类疑问。这种既守原则又有温度的工作模式,正是敬业精神在专业能力上的鲜活注脚。
“天气再热,也要克服点多面广的难题。”沛县城管局收费科科长孟然同志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用耐心、细致、真诚换群众理解,能让老百姓住得舒心、环境更整洁,为城市建设出份力,再辛苦都值!”这份“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让敬业二字有了更厚重的内涵。
炎炎夏日里,无数像城管队员这样的劳动者顶热浪、战高温,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汗水浇灌美好。他们的身影,是城市里最动人的风景,值得每一份理解、尊重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