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一季度,江苏金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江苏省金融运行保持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朱庆说。
截至3月末,江苏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高出同期全国增速3.2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58万亿元,同比多增1642亿元。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7%,增速在各行业中最高,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3.6个百分点。
科技金融大文章被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充分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指导省内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型企业和设备更新项目的融资对接。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该行联合江苏省科技厅创设“苏创融”政银产品,截至今年3月末,累计支持超6.8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3247亿元。
为拓展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方式,今年3月,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批、南京市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某民营集成电路EDA企业并购交易发放了一笔8年期并购贷款。“我们运用金融科技进行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精准客户画像,推广线上融资产品‘科创快贷’,纯信用额度可达2000万元。”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仇高擎说。
江苏银行推出“科技金融20条”“新质生产力10条”,构建“科创融”全周期体系,首创“成果转化贷”“融合贷”“科创e贷”“共赢贷”等金融产品,一季度科技贷款超2600亿元,“苏创融”再贷款、科创首贷贴息、“设备担”贷款投放均居全省第一。
今年3月,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试点城市扩大至所在省份。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聚焦科技金融、耐心资本要求,制定了近60项制度和办法,全力保障试点业务有序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市场化债转股落地规模超4000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我们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构建多方协同的生态圈、朋友圈,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陆胜东说。
“下一步将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增量扩面,优化项目报送与审批机制;探索投贷联动模式,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南京试点股权投资,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合作基金;扩大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支持发行中长期债券、科技创新金融债;构建‘概念验证+拨投结合+基金支持+信贷服务’全链条机制,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打造集聚区优化服务生态。”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办公室主任王远华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