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延续 大爱无疆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盲人重见光明,心脏再次跳动,那是你生命的再次续航,那是你铸就的希望之路。你的崇高选择,让无助者不再无助;你的无私奉献,让痛苦者不再痛苦……”3月17日上午,300余名遗体器官捐献者亲属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齐聚徐州市遗体器官捐献园,深情缅怀每一位高尚的捐献者。 低回的哀乐声中,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徐州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深情朗诵诗歌《生命礼赞》并进行医学生誓言宣誓,表达了对捐献者的无限崇敬与无尽哀思。2018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鼎力支持下,坐落于茅村第二公墓院内的徐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建成,这里既是遗体器官捐献者共同的“家”,也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学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 纪念园内的追思墙上,镌刻着130多个名字。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捐献者,他们中最年长的95岁,最小的4岁。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关于爱与付出的故事,每一名捐献者都像一盏明烛,以自己的身躯延续着生命的另一种意义。他们以不凡的善举、用生命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宝贵贡献。 每一个捐献家庭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无比艰难。3年半前,邳州女童早早被确诊为脑胶质瘤,在北京接受了一年多的治疗后病情仍无法控制。当悲剧无法避免、生命无法挽留时,早早妈妈周维作出了这个伟大的决定。“生命的一部分能够化作礼物,鲜活地生存在新的生命之中,这对家属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与寄托。” 刚开始,周维的想法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但从医的父亲和弟弟始终支持着她并说服了其他家人。她主动联系红十字会咨询器官捐献的相关事宜,通过各方努力共同实现了这个愿望,早早也成为了我市年龄最小的遗体器官捐献者,她的器官帮助了5位患者重返健康。“我的女儿离开我已经两年了,妈妈没有一天不想你。早早,我的女儿,我的骄傲。你4年的生命是灿烂的,你的道别是深情的,你转瞬即逝,那一瞬的光亮,却照耀了整个世界……”遗体器官捐献,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女儿的生命,这诠释了一位母亲对女儿最后的爱。 父亲刚刚去世第3天,陈姗姗与丈夫景永安也来到了纪念活动的现场。佩戴着黑色袖章的他们表情凝重,满怀哀思,而景永安与妻子、双方父母亲一家6口都曾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十年前,我的父亲就去世了,父亲是老革命从战争年代走来,战友都不在了,他说想在人生的最后为社会作一点贡献。”景永安说,在父亲的影响下,母亲和岳父母都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的行列中,如今岳父刚刚去世也完成了遗体捐献。得知自己和妻子也要加入遗体器官捐献,景先生的独生女儿刚开始并不理解。“父亲去世当天后事就办完了,一切从简,我觉得父亲也是在为我们考虑吧,女儿也会理解我们的决定。”景永安感慨地说。 每个捐献者的故事都叩击人心,充满着向善的力量。宋玉琼女士是与丈夫一起到红十字会签署的遗体器官捐献协议。2016年,患尿毒症的丈夫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肾源,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并重获新生。从那时起,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想法就一直萦绕在两人心头。待丈夫身体康复后,夫妻二人共同成为了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如果没有当初捐献者捐献的器官,就没有我爱人的第二次生命,希望余生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宋玉琼感激地说。 生命如花,大爱传递。缅怀仪式上,300余名捐献者亲属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镌刻有捐献者姓名的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致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