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中国秋粮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已成定局,面对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如何防止“粮贱伤农”成为问题,11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多措并举,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通过做好收购、消化库存、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等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
对于当前中国粮食市场的供需形势,专家以“三高”概括,即粮食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受供应大于需求影响,三大粮食市场价格连续下跌,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国内粮食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国家保护价格收购政策面临较大压力,相对于国际市场的较低粮价形成了“堰塞湖”。
对于粮食库存大幅增加的原因,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过去几年,国内粮食价格偏高,社会对价格的高预期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再加上国家鼓励培育新兴主体,许多大户、资本纷纷投资开发农业,导致了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卖粮难”成为种粮农户遭遇的普遍问题。
为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抓好秋粮收购作出部署,要求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在建粮库和维修改造进度,按需追加跨省移库计划,加大北粮南运,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
在加大收购力度的同时,消化现有库存成为提高粮食产值、增加仓储能力的有效办法,专家指出,受益于粮食原材料的供应充足,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畜牧养殖等产业将扩大加工能力,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粮食消费水平的提升。
会议提出,推动南方挂坡地退耕还林,推进休耕及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在李国祥看来,当前粮食供求偏松的形势下,适当调整粮食生产能力,对一些不适宜粮食生产的耕地实行休养生息、退耕还林等,有助于保持农业的生态功能,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的弹性。
长期以来,由于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价和最低收购价不断提高,粮食价格与国内市场供求和国际市场价格的背离越来越明显,专家指出,改革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政策是反映市场供求、实现合理粮食价格的根本举措,改革的原则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兼顾生产者的收益。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专家指出,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将按照“价补分开”的方向实行改革,更加贴近市场,搞活市场流通,增强市场活力,同时,对生产者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更好保护种粮农户的积极性。(记者 丁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