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最新毒情预警”的信息在各微信群、朋友圈掀起了一阵转发热潮。消息称,“有一款名叫咔哇的饮料,人喝了可以连续嗨3个晚上,据说之前吸K粉的人很多都嗨这种东西,效果和K粉一样”。(9月4日澎湃新闻网)
这一消息得到警方的证实。浙江余姚、广东等地警方都已开始严查,该饮料必须全面下架。这款饮料一度在年轻人中风靡,是网红饮料。但经理化检验,该饮料含有y-羟基丁酸(我国一类精神药品)和y-丁内酯(y-羟基丁酸的前体),并不是商品介绍的y-氨基丁酸,属于新型毒品。
网红饮料竟是新型毒品,滥用可致人昏迷甚至死亡,而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细思恐极。而这款新型毒品上周还在淘宝售卖。值得追问的是,既然属于新型毒品,为何能公然冒充饮料,在市场销售这么久之后才被发现?多少年轻人受到这款网红饮料的迷惑,可能因此染上毒瘾?这一新型毒品以饮料的面目在市场上销售前,其生产首先应该取得工商执照,还要办理生产许可,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才能上市。重重关卡为何没能将其拦下?
毒品网红饮料的出现,暴露出相关监管部门的严重失责。药品管制存在的漏洞急需填补,应将所有可能让人上瘾的药物纳入处方药管制范畴;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不能让新型毒品伪装成食品、药品流入社会;对于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不留死角,让毒品交易无处遁形,而对于容留他人吸毒的娱乐场所等,更应该加大惩处力度。不仅要让网红毒品饮料下架,更应该致力于让其无法上架。对于造成毒品流毒社会的监管者,也应进行相应的追责,督促他们尽到自身责任,避免因自身失责而坑害全社会。(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