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当天,汉服爱好者穿上传统服饰来到建水文庙参加活动,建水的人文和美景令世人向往 ■杨赋
每年,建水文庙内都要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 ■杨海冬
宁静幽美的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 ■ 谢瑞
最近,建水县委、建水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建水的旅游发展新思路:恢复一座古城、擦亮两张名片,做强三个品牌、挖掘四类文化,打造六大景区,实现国际型旅游城市……
建水新旅游,思路新颖,十分清晰。围绕新思路,建水正紧锣密鼓下着一盘“旅游走向世界”的大棋。
恢复 千年临安古城 历史脉络肌理较好
今年初,红河州委、州政府提出红河州旅游二次创业,打造红河州旅游“三千四百年”的旅游名片。其中,三个千年就是千年哈尼梯田、千年建水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四个百年就是百年过桥米线、百年滇越铁路、百年的开埠通商、百年的云锡矿业。
三个千年中,建水就占了两千——千年古城和千年紫陶;四个百年当中,建水是过桥米线和铁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河州旅游二次创业中,建水在其中所占分量可见一斑。
建水古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云南省的六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建水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是最多的。所谓地面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井、古桥、古建筑等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这些文物一旦搬到异地再重建的话,可能一些零部件就不在掉了,丧失了文物原汁原味的味道。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建水有505处,其中国宝级有7个,省宝级的27个,州县两级的保护文物90多个。
把延续千年的临安古城风貌原汁原味地恢复出来是建水官方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久前,建水官方邀请专家,将卫星地图上的建水城转成黑白,在这张卫星图上,他们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建水古城的历史脉络肌理(所谓肌理就是建水的街道、巷道、东南西北四门、古代的城墙的遗址)还保存比较好。
建水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学理介绍,建水将按照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力图原味复原。第一步就是先抢救性地把那些现在还好的文物进行保护修缮,第二步就是将与文物、风貌不相协调的现代建筑进行初步拆除或改造。改造过程中,原有街巷的尺度、铺装风格一概保留。
建水古城复原已划出了3.3平方公里的复原范围,这个规划囊括了团山片区。“这个片区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只减不增,按照这种模式来发展。”张学理说。做减法也不容易,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行政办公功能都在里面。这几年,建水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体量大、人流密度大、交通流量大的机构都往新区搬迁。这项工作基本已经接近尾声。
建水古城恢复的目标,就是尽力恢复整座古城的大部分原貌。就城门来看,东门是以前保存下来的,目前,西、南、北门正在恢复建设中。另外,临安府衙、文庙旁边的武庙也要进行恢复。武庙的规制相对比文庙小一些,下一步也要在原址恢复重建。建水的中期计划是逐步恢复城墙。
张学理说:“没有城墙的古城,缺少古城韵味。”建水另外一个“千年名片”紫陶,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及历史文化挖掘和创新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