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名命名有几大原则,有些依地形和位置命名,有些以产物、建筑物、山河位置命名,有的则基于拓殖建置的情况、历史性事件、传说故事命名,还有的是移民移用原籍地名称或隐喻其他新意义。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一个曾“打猫”,一个曾“打狗”
民雄(嘉义): 旧称为“打猫”,是原来当地洪雅族打猫社的旧址,1920年时改为音近似日语之民雄,沿用至今。
高雄︰高雄旧地名为“打狗”。四百年前,散居住着原住民平埔族部落,住在现在高雄港附近的部落,叫做TAKAU, 后来的汉人就直接把它译成“打狗”(台语)。
高雄打狗领事馆:曾经的英国领事馆,如今馆内收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艺术品。傍晚时来看落日非常棒!(搭乘捷运橘线至西子湾站接驳橘1公车可达)
数字地名以“三”最热门
二水/二林···
三地/三重/三民/三峡/三芝/三星/三义/三湾···
五股/五峰/五结···
六脚/六甲/六龟···
七股/七美···
八里/八堵/八德···
九份/九如···
新北市的三峡老街建于1912年,保存完好的红砖拱廊、巴洛克式牌楼与雕花纹都展示出老街往日的繁华。如今的老街成为吃货的天下,牛角面包、古早豆花、猪血糕都是非吃不可(台北车站、板桥车站、西门町等地都有前往三峡的公车)。
地名也可有寓意
成功(台东):成功昔称为“麻荖漏”,是当地阿美族“麻荖漏”社的汉译社名,1920年时,改称为新港,由来于当地为东海岸轮船重要停泊港之一。光复后,以其相近之日语读音,改以吉祥的近音字“成功”为地名。
万荣(花莲):万荣是日据时期的“森阪村”。1958年改名“万荣乡”,地名由来是因为该村在万里溪南岸,所以取“万”字,加吉祥义之“荣”字拼成。
永安(高雄):旧称“永安仔”,乃因乡内原设有“新永安仔塭”及'旧永安仔塭"鱼塭,寓有永保平安之意。
吉安(花莲):清代此地为阿美族崇爻九社之一“竹脚宣社”的所在地,日据时期称为“七脚川社”,后有日本移民于此,称为吉野村,台湾光复后设乡,因吉野二字含有日本语意色彩,且为求各族和平共存吉祥安定,故称吉安乡。
寿丰(花莲):旧称“里闹”,泰雅语丛林之意,后来为阿美族狩猎地。台湾光复后取附近的寿村及日据时期日本移民村丰田村之寿丰二字,合称寿丰乡。
长治(屏东):本地属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之一,明清及光复时期汉人大批移入,在光复之前称为长兴庄。长兴可能是当初拓垦时之垦号,光复后为期盼长治久安,故称长治。
台铁车票上两两组合的地名还有机会拼成新句,如成追线“追分成功“、台东线的“吉安寿丰”、内湾线的“荣华富贵”、南回线的“加禄康乐”等,同样寓意美好。
与动物有关
狮子(屏东):因乡内一小山丘很像狮子而得名。
鹿港(彰化):说法有好几种。传说中当年汉人登岸的时候看到很多鹿(清朝初期台湾还有很多野生鹿只),因此得名。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鹿港小镇至今保有早期的纯朴与沧桑,摸乳巷、半边井、丁家古厝、九曲巷、天后宫等古迹诉说曾经的故事,凤眼糕、猪油粩、肉圆等传统美食充满岁月的味道,怀旧之旅也有乐趣。
与植物有关
林园(高雄):原称为林子边,因在今日林园、东林二村境内,曾是森林茂密之地,早期移民在其边缘处建村,所以得名。1920年改称为林园,光复后沿用至今。
杉林(高雄):旧称为山杉林,由来乃因为此地原始景观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而得名。
芦竹(桃园):就是台语的芦苇的意思。以前芦竹是沼泽地,很多芦苇,故而得名。
杨梅(桃园):清乾隆年间,当地即有汉人来此拓垦,当时遍地植杨梅树。
桃园:桃园初由客家人垦拓,称为虎茅庄;后来有人在此 种植桃树,改称桃仔园,后来才叫桃园。
许多朋友都是通过桃园的桃园机场往来台湾,这座机场在世界最佳、亚洲最佳、好睡机场等评选中都有名次,定期更新的各主题候机室,Kitty猫的值机等也都是特色。
与地形/位置相关
崁顶(屏东):本地地势高亢,四周地势低平,有河水流过,雨季常淹水,只有此处免于水患,就将此处取名崁顶,取其地势高适合居住的意思。
林边(屏东):早期是林木茂盛的原野,所以取名林仔边。先民进入开垦,在林区边缘建立部落,日据时期以林边统一称呼本乡。
山上(台南):旧称为山子顶,系因本乡属于丘陵地形,境内分布着许多的小山丘,聚落多建立在小山丘上,故称为山仔顶,后来则改称为同义的山上。
池上(台东):由于本地之东南方有一大水池,因此乃以聚落是位于大水池之西北方,故称此地为池上。
池上伯朗大道景色随时间变化,3、4、9、10月是绿油油的稻浪,7、11月是金灿灿的稻田,12-1月休耕期会是黄澄澄的油菜花地。美到金城武广告片都来这里取景。也不要忘了来吃一份鼎鼎大名的池上便当。
以当地物产命名
兰屿:兰屿原称为红头屿,光复以后,以其为蝴蝶兰之产地,故改称为兰屿。
兰屿是台湾第二大离岛,因盛产蝴蝶兰而得名,也以浓厚的原住民文化为特色。诸多原始海岸风光完整保留,达悟族特有的拼板舟、地下屋、飞鱼祭等更是难得一见。
土著社名译音
太麻里(台东):太麻里就是原住民土著话,指太阳照耀肥沃的地方。
海端(台东):海端属布农族生活圈海多端王(Haitotowan)社分布此地,故择音简称为海端。
基隆:平埔凯达格兰族老家,汉人听成河洛语的鸡犬加笼,后简称鸡笼,清代把鸡笼改称基隆表示基地昌隆。
秀林(花莲):是太鲁阁群泰雅族社名之译音。社名原义是菅茅经砍伐烧燬后,再长出幼牙之处。现名除译其音外,又寓意山林之秀。
玛家(屏东):本地原为西排湾族玛家杂牙杂牙社居住地,排湾语玛家杂牙杂牙指倾斜的山坡地,光复后简称为玛家乡。
北投(新北):平埔族的语言,北投就是指女巫。
北投一向以泡汤闻名,从日据时期开发至今,游客络绎不绝。丰富的自然资源、传统的温泉文化、美味的温泉拉面温泉蛋以及便捷的大众交通,都是来这里的好理由。
与气候相关
恒春:恒春原称琅峤,是排湾族语的译音,指的是车城、海口的海岸地带,后来因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改名恒春。
《海角七号》阿嘉的家就在恒春镇一处民居取景,电影中诸多熟悉场景都还能在恒春找到。
与历史相关
三张犁(台北):台湾刚开始开垦时,每一个佃户可以分配到一张犁,一张 犁大约能开垦五甲地,每户人家分到的犁数不同,因此二张犁、三张犁成为地名。
石牌(台北):位于士林和北投之间的石牌,以前经常有汉人、原住 民在北争夺地域,清廷为确定双方的界限,故立石于两者 交界处,因此取名为石牌。
和美(彰化):早年台湾拓垦时,各种械斗事件频繁,和美地名的由来,就是希望大家和睦相处,不要再争战了。
将军(台南):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将军平台有功,清廷将本乡内的荒埔地,赐予施琅为世袭之业地,所以得称。
七堵(基隆):先民拓垦时期,防止当地先住民各族入侵的土墙,七堵就是第七座堵墙。
士林(台北):旧名八芝兰,康熙四十八年,陈赖章集团亦入垦此区。至清末,科名特盛,文风蔚起,改称士林,取士子如林之意。
淡水(新北):淡水原称沪尾,沪是捕鱼的器具,尾则指河流末端的 河口地带,因为位在淡水河口,是设沪捕鱼的末端处,故称之。
淡水曾是台湾第一大港,浪漫的渔人码头、迷人的夕阳、怀旧的老街等都值得漫步停留!搭乘台北捷运即可前往,交通便利。
自带故事的地名
观音(桃园):相传是在清领时期,有一个农民在 溪边捡到一块类似观音像的天然石,并筑堂奉祀,故取名之。
七美(澎湖):七美岛以前称为南天岛、大屿、南屿等,位于澎湖群岛之最南,因为有七美人贞节故事,所以于1949年,改称为七美屿。
七美位于列岛的最南端,岛上还有七美望夫石、七美人冢等相关景点,唯美浪漫的双心石沪也在这里。
这么多台湾地名故事,哪一个最让你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