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南京博物院参观,我们现在是在历史馆,我是志愿者刘盈,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解……”大年初三,穿着蓝马甲的志愿者刘盈欢快动听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30多人的团队跟着她走进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在一座铜镜旁,刘盈指着一只青铜鹿向游客们讲解,这是一只青铜嵌绿松石卧鹿,是1965年在江苏涟水县的一座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墓中发掘的。“大家猜猜这只鹿是做什么用的?”她向游客们抛出问题。“应该是古代人的首饰。”“是衣服的挂饰。”“是下葬时的陪葬品。”……游客们答完,刘盈公布答案:“根据鹿的形状,考古学家推断,这只鹿是旁边铜镜的镜架。”
这天的游客特别多,围着刘盈听讲解的游客也是越来越多。一名来自上海的游客称赞:“这姑娘特别用心,故事讲得也很生动,带着我们长了见识。”2014年刘盈就开始在南京博物院做志愿者。她告诉记者,起初看到这么多人镇不住,嗓子也吃不消,不过现在已经练出来了,完全能够应付。做讲解志愿者不仅是背讲解词,平时还要找资料做功课,志愿者之间也会相互切磋。比如,南唐的人首鱼身俑,起初的讲解词比较简单,后来她听到志愿者陈彩霞老师在讲解这段时加入了鲁迅《山海经》中的一段描述,《山海经》中对海神有这样的记载“人面而鱼身,无足”,这与人首鱼身俑的形象一致,故人首鱼身俑是海神,生者希望墓主人李昪在地下能够得到海神的护佑。“这样讲起来就非常浅显易懂,游客更容易理解记住。”刘盈说,不断学习,讲解的水平才会提高,游客也才会越来越认可。
博物院的志愿者各个年纪都有,既有刘盈这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老当益壮的退休长者。初三一早,今年60岁的魏健就来到历史馆。刚进门的游客开始租借讲解器,讲解器很快就供不应求,有些游客开始着急。魏健耐心地安抚大家:“没有借到讲解器的游客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收听讲解,我来教你们怎么用。”她告诉大家,用手机扫描一下博物院二维码关注微信,输入文物编号,就可用自己的手机收听。
9点半一到,魏健又赶到特展馆,这次是给孩子们讲解过年的习俗“醒狮闹春”,教孩子们舞狮子。她帮孩子们一个个签到,佩戴好讲解器。嘴甜的孩子表示感谢:“谢谢奶奶,奶奶新年快乐!”
魏健告诉记者,这个春节长假,她大年初三、初四两天在博物院服务,其他的时间陪家人、走亲戚。在博物院服务已有一年半,现在她觉得做志愿者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一种享受。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快乐,并且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好友。 (记者 许琴 通讯员 赵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