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百家艺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百家艺术   

收藏没有方法论--——徐州第93期藏宝擂台活动扫描

时间:2016-04-11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文/徐州日报记者 胡明慧 图/徐州日报记者 陈艳 搞收藏可以有很多种动机,有人为了投资升值,有人为了陶冶性情,有人为了增长知识,甚至有人只为图个高兴。其实,无论

 ◎文/徐州日报记者 胡明慧 图/徐州日报记者 陈艳

  

  搞收藏可以有很多种动机,有人为了投资升值,有人为了陶冶性情,有人为了增长知识,甚至有人只为图个高兴。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收藏,都无可厚非。收藏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论”,就算你只喜欢花小价钱买各种赝品,只要能从中学到辨伪识真的真本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所以,在藏宝擂台上,也常能看到各类稀奇古怪的收藏品。透过这些或许有些另类的收藏,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收藏的多样性以及无限可能性。

  宁有争议,不收普品

  藏友李先生带来的一件藏品引发了鉴宝专家们的大争论。

  到底是何方“神器”,能让见多识广的鉴宝专家们也没法淡定,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其实,这只是一件“小器”,长度不过5厘米左右,造型类似于今天伞骨的底座部分——主体呈柱状,一侧旁伸出类似挂钩的尖状物,圆形底座上浅浮雕兽面纹。整器为铜质,外层鎏金,从鎏金剥落处依稀可见斑驳的绿锈,由此不难推断,这是件有年头的老物件了,应为战汉之物。

  对于这件器物的争论首先来自于此器底座的浮雕兽面纹。这个充满写意精神的纹饰,似牛像羊类熊。通过放大镜下的反复比对,鉴宝专家们很快统一了“思想”:“应该是熊,首先从造型来看更接近熊的形象,且在战汉时期,熊也是比较常见的兽面纹,是较为典型的纹饰。”

  而专家们真正的分歧发生在对此器用途的推断上。有专家认为,这是古时伞骨的底座, “但它怎么才能钩得住伞骨”;有专家认为,这是古时脚张(一种大型弓箭)上类似发射器的装置,“但挂钩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过短,必定影响发射距离,看上去并不科学”;还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贵族出行所乘车马上的佩饰,“那它装在什么部位上,到底起什么作用”……每一个说法的背后,都有质疑,一时间连专家们也难以形成共识。

  而这也是李先生花1000元的大价钱买这么个小东西的真正原因:“这东西是在外地淘来的,它看上去好像并不那么起眼,但没有人能说得清它的用途,这样的收藏充满了未知性,让人想去探索,去研究,真的很有趣。”

  宁玩蛋蛋,不玩片片

  徐州玩玉的人大多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宁玩蛋蛋,不玩片片。换句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要玩就玩玉疙瘩,玉牌、玉璧什么的,都是退而求其次的备选项。

  藏友张先生带来的就是这样一件玉疙瘩。这块玉疙瘩约3两重,为和田玉籽料,质地细腻温润,晶莹剔透,色泽亮丽,皮色油润,线条流畅,丰腴华美,手感光滑舒适,让人爱不释手。所雕之物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的貔貅,其盘腿而卧,麟脚蜷缩,圆睛凸起,双目怒视,张牙露齿,气宇轩昂,生动传神。

  据鉴宝专家介绍,这块玉貔貅是以质地上乘的新疆和田玉随形琢成的,无论玉的密度,还是雕工,皆相辅相成,锦上添花。“徐州玩玉的人很多,玩的品类也多。但这么块玉疙瘩,一拿出来,没有争议,一眼货,是好东西无疑。”

  “其实,‘宁玩蛋蛋,不玩片片’这句话,最初出自灵璧石收藏。但后来,这句话被徐州人‘嫁接’到了玉石收藏中。开句玩笑,从中也可以看出徐州人性格中很‘实在’的一面。不过,个人认为,这句话摆到玉石收藏中,确实也很实用。形态更加饱满立体的玉疙瘩肯定要比略显单薄的玉片片更具艺术魅力,也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宁玩对的,不收贵的

  瓷器一直是收藏大项,元青花、明清官窑器屡创天价,早已奠定了其在拍场上无可撼动的主流地位。

  但在地摊收藏或者说工薪收藏中,一味盲目地追逐元青花、官窑器这些主流,往往会让人陷入“真的买不起,买的都不真”的泥淖。然后,有人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不那么靠谱的捡漏上;于是,有人买了一屋子的“元青花”、“官窑器”,却一件对的都没有……

  尹先生就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从青铜器“转战”瓷器的他,从民国瓷收起,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收藏到不少好东西。这次带来的两件瓷器,便获得了鉴宝专家的一致好评。

  这两件瓷器,一件为盖罐,器腹饰婴戏图,另一件为梅瓶,器身绘花卉纹。专家表示,这两件瓷器都为薄胎,相较而言,梅瓶的胎釉更细,而盖罐则胜在纹饰,“一般来说,纹饰以人物纹最为珍贵,其次山水,再次花鸟。这两件民国瓷,各有所长,各具千秋,虽与元青花、官窑器在收藏价值上无法同日而语,但这种精品民国瓷无疑更适合普通人收藏,也更具升值潜力。”

  本期鉴宝专家、行家

  张继超 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主任

  尹 钊 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青铜鉴定专家

  王卧石 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奇石、书画鉴定专家

  王荣成 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钱币鉴定专家

  李 笠 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陶瓷鉴定专家

  娄海燕 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杂项鉴定专家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徐州一批“稀罕”文物首次披露

下一篇:黄杨香筒 化丑为美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