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峰
寒蝉鸣秋风
秋天的寒蝉,在秋风落叶的萧索世界里,是极易让人产生愁绪、伤感和怜惜的景物。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寒蝉是悲秋作品的重要意象之一,通常表达作者的悲戚之情,抒发其怀人、离别的感伤。如曹植《赠白马王彪》:“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姚合《闻蝉寄贾岛》:“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诗言志,画寄情。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花鸟画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描绘山水和花鸟,因为山水、花鸟也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人们可以从它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习性中观照自己、体悟人生。绘画总是能顽强地表现出画家当时的心境,大至画境,小至画中每一笔、每一画都渗透着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我们就来品赏两幅清代画家所绘的深秋寒蝉图。
《柳蝉图》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著名花鸟画家蒋廷锡的作品。该画为立轴,绢本,墨笔,纵94厘米,横48.5厘米,现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柳蝉图》以秋风萧瑟中的柳树及两只寒蝉为题,构图简洁明快,以寥寥数笔写尽柳和蝉的神韵。画面上,自左向右延伸出一枝柳条,柳叶张开,似正随着秋风摇曳。柳枝上停着两只寒蝉,正在小心地舒展着身体。两蝉躯体墨黑,蝉翼透明,几乎可见翅中脉络,体现了蒋延锡用笔之细致,风格之写实。墨中带赭是不常见的风格,也是蒋延锡画风的一个重要特点。此画透露出一种清高峭拔、宁静简单的高洁之趣。左上侧有蒋延锡自题七言诗一首:“变化工夫亦苦心,短长声在绿杨林。秋风古岸斜阳里,惟有寒蝉抱叶吟。”赞扬了寒蝉不畏严秋,在秋风中兀自坚守长吟的顽强生命力,传递给鉴赏者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力量。
《桐蝉图》是蒋廷锡的弟子、清代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余省的作品。此图为纸本,水墨,纵28.4厘米,横22.4厘米,现被江苏省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
《桐蝉图》绘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余省时年71岁,为老年之作。画面上,作者用水墨逸笔,绘梧桐一枝,桐叶干枯疏落,桐子累累,呈深秋景色。枝梢上落有一秋蝉,正振翅高鸣。左上有作者自题的“桐叶飘金井,蝉声噪夕阳”诗句。寒蝉的鸣叫打破了深秋时节的孤寂与荒疏,使画面洋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此画构图和谐、布局巧妙、用笔灵活多变,对墨之浓淡深浅、湿润干燥亦把握得恰到好处。画面整体设色用的是暖调的褐色,透露出一种人到老年,阅尽人世沧桑后心无挂碍,从而与世无争的雍容舒缓、从容淡泊的心态。
秋风紧,枯叶落,寒蝉鸣。读诗品画,抛开尘世的纷扰喧嚣,在诗情画意中,让鉴赏者体味出一种难得的雅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