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学 > 正文

五位优秀教师代表讲述工作经历与感悟—— 与教育改革发展同行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5日上午召开记者见面会,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浙江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薛法根,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吕杰,江西宜春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5位优秀教师代表,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面貌的改变,分享他们作为人民教师的经历与感悟。

●见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

“每每看到一届届毕业生走进大学,看到一个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到一个个家庭摆脱贫困,我就愈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是阻断贫困传递、实现个人成长、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陈立群感慨道。

“从普通的农村高中,到浙江杭州的重点高中,再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民族高中,30多年的校长生涯让我有机会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巨大变化。”陈立群说:“用‘三个少、三个多’概括起来就是:没有完成12年基础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单位班级的人数越来越少了,教师的低效劳动时间越来越少了;现代化的校园和教学设施越来越多了,高学历的教师越来越多了,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了。”

说到变化,支月英拿出了一张照片:“这是我们学校现在的样子,有设计美观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以前漏风漏雨的泥巴房相比,现在的条件好得太多,‘最美的建筑是学校’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支月英说:“我在山村小学待了38年半,过去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教书,但这几年,由于生活条件、教学设施、教师待遇都有了改善,愿意来我们这里教书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了。”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和健全了学位制度。”陶文铨说:“我有幸见证了40年的研究生教学改革。1962年,我从西安交大毕业,考上了西安交大的研究生,那是国家第一次招考研究生,整个学校只有14名。而今年,西安交大录取了5248名硕士、1402名博士。大量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我们摸索出了24个字,就是‘课程与时俱进、重大项目引领、着力品行养成、导师立德树人’。”

“职业教育的历史虽然很久,但真正的发展壮大,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吕杰说:“就从我们的焊接专业来说,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资金扶持下,我们的焊接设备从原来的10台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台,同时还配备了3台焊接机器人,实现了智能化焊接。可用场地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以上,能够完成各种常用方法的焊接,并且可以承担各级各类大赛。”

●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理想与追求。

30岁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特级教师的薛法根,婉拒了多所城市名校的高薪聘请,一直坚守乡村,他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一心一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农村的孩子更需要遇到好的老师,农村的学校更需要好的校长,我愿意成为一棵树,在农村学校扎下根。”薛法根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成为像陶行知那样的乡村教育家,这个梦想就像遥远的地平线,引领我一直努力,永远为之奋斗。”

同样坚守在偏远山村的支月英,走的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她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乡村教师是一支较为特殊的队伍,我们的孩子从数量上来说不算多,但我们必须一专多能,我们看起来很平凡,但必须有足够坚定的意志。”支月英说:“我离不开山村,因为那里的孩子太需要我了,因为那里的孩子对我太重要了。”

“我是交大西迁后培养的第一批学生,是‘西迁精神’的传承者。”已近八旬高龄的陶文铨,在教学上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至今依然奋战在本科生教学的第一线。“现在的青年教师,条件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得太多。年轻人一定要静下心来、甘坐冷板凳,扎扎实实地把学问做好。”陶文铨说。

“在企业一线从事焊接工作时,师傅经常对我说,无论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我在走上了三尺讲台后,仍然牢记这句话。”吕杰不仅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等多项技术,还带出了“劳模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我希望能够解决焊接技术的难题,将自己的技术技能传给更多的学生,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短评:爱与责任的坚守

无论是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的支月英、一心一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学校的薛法根、投身国家级贫困县教育的陈立群,还是推动我国计算传热学科形成与发展的陶文铨、为企业解决过无数的焊接难题的吕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而光荣的名字——人民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教数十年,他们既是中国教育面貌改变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耕耘者、推动者。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涌现出来,他们用爱与责任,诠释出三尺讲台的全部内涵。

我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老师,的确,教师的身上总是散发着甘于奉献的光芒。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所有的老师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人民日报》(2018年9月6日06版)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xzjy/2018-09-13/42912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