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与死的选择就在眼前,你会义无反顾冲到前线吗?
厉恩伟、章良志、司元羽、时席席,用生命回答——“我们会!”
数万名曾坚守和正坚守在岗位上的干部群众,用行动回答——“我们会!”
磨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致敬,守护人民的英雄们!
◎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55年前,23岁的王杰奋不顾身扑到炸药包上,用自己的牺牲换来12个人的宝贵生命。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这是英雄的誓言,这是时代的呼唤。
这誓言,穿越半个世纪风云变幻,在新时代的天空中嘹亮地回荡着。
这誓言,来自舍身守护1.3万村民的基层干部厉恩伟;这誓言,来自主动请缨上阵的年轻辅警章良志;这誓言,来自带头写下请战书的人民警察司元羽;这誓言,来自与父亲同守一线的突击队员时席席。
这誓言,来自每一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惧生死、冲锋在前的战士们。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危难面前,“ 王杰”们从未退缩。
结婚纪念日那天 他倒在了日夜坚守的阵地上
这是一位再平凡不过的党员,不曾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以战斗的姿态,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6日,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12天之后,铜山区利国水利站党支部书记、利国村驻队干部厉恩伟,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源性疾病去世,年仅44岁。
作为驻村干部,厉恩伟把疫情防控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利国村设有25个生产队,常住人口近1.3万人,排查难度很大。大年初二早晨7点,他与村组干部兵分多路,走家串户登记疫情防控信息,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多,终于将全村人的信息梳理了一遍。为了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夜间不外出,厉恩伟曾在他们门外守了一整夜。
疫情肆虐,守住防疫卡口,就是守住全村人的生命安全。利国村的5个卡口,全都是厉恩伟一手布置起来的。尤其是人流量最大的蔡山卡口,每天要排查数百人。在生命中的最后12天,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值守蔡山卡口。别人是8小时换一班,而他,每天值守的时间超过14个小时。
2月6日下午4点,轮岗的村组干部来接班,但厉恩伟像往常一样,继续留了下来。“没事,我再守一会儿。”他笑着说。
下午5点,厉恩伟突然踉跄了一下,脸色苍白。同在卡口值守的单超赶紧扶他进了车,一路猛踩油门,直奔镇中心卫生院。
下午5:20,当妻子李晓静闻讯赶来时,厉恩伟已失去了心跳。
那一天,是他和妻子结婚22周年纪念日。
穿上警服不满一年 他用生命践行忠诚誓言
这是一张略显青涩的面孔。如果生命不是永远定格在26岁,他的人生该充满多少未知的幸福。
2月1日凌晨,在沛县五段镇西卡口连续坚守7天之后,年轻辅警章良志,离开了。
一切都是那样猝不及防。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章良志对这身警服爱得热烈。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是他自年少时便种下的梦想。为此,他曾独自到河南学武四年,并最终选择了辅警这一职业。母亲至今仍记得,穿上警服的第一天,章良志目光炯炯:“妈,穿上它,我就一定要对得起这衣服!”
年轻的誓言,从不曾褪色。穿上警服不到一年,凭着出色的身手和“拼命三郎”的干劲,章良志已破获多起大小案件。大年初一那天,五段镇派出所开始部署疫情防控任务,章良志和另外5名年轻辅警主动申请到卡口值守。几人吃住都在派出所,除了正常出警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坚守在卡口,每天排查车辆数百辆。有外地车辆停下,章良志总会拦住搭档籍昂:“我来询问,你在后面做记录。”
籍昂知道,章良志是在保护他。正如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危险时,章良志永远是第一个冲出去的人。
1月30日夜里,结束了一天的值守任务,章良志回到派出所休息,从此再也没能醒来。
在他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那一天,他特意把妻子和不到两岁的女儿送回了娘家。临走时,他站在楼下朝女儿挥手:“爸爸过几天就来接你!”
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离别”的意义,还日日站在那窗边,等着父亲的归来。
为守护身后这座城他将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
“三堡党支部:我叫司元羽,我是共产党员,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我将临危而上,勇践使命!”
这是一位在公安战线工作26年的老党员写下的请战书,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在递交请战书后的第15天,2月12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堡公安检查站一中队指导员司元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46岁。
三堡公安检查站地处连霍高速公路苏皖省界,是守护江苏的“北大门”。2020年1月28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徐州市在这里设置了疫情检查站。司元羽带头交上请战书,加入了党员突击队。
排班时,司元羽主动把夜班全揽了下来。由于妻子和父亲已去世,母亲被弟弟接到山东,唯一的女儿也在外地上学,平时司元羽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我反正就一个人,单位和家一个样,这里就是我的家,夜班我来值。”就这样,司元羽曾连续值过6个夜班。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容积700多毫升的水杯,为的就是值班时不用中途离开执勤点去打水。
2月11日,是司元羽最后一次执勤的日子。由于部分企业复工,卡口处多了很多大车,为方便车辆通行,司元羽弯着腰,将1.2公里长的一排锥筒,一个个给挪开了。
那天,他曾对同事刘志强说:“可惜咱们不能去武汉,咱们能做的,就是把身后这座城守好。”
从疫情检查站设立到司元羽殉职,前后16天,他只回过一次家,拿些换洗衣服又回到岗位。在收拾遗物时,同事们在他的宿舍里发现了一张出入社区的证明,落款日期是2月11日。遗憾的是,这张证明他没能用上。
主动加入突击队他舍“小家”护“大家”
“我好好地守住了自己的‘责任田’,就是对抗疫工作最大的贡献。”说这话时,时席席刚刚申请加入了任务最艰巨的抗击疫情突击队。
17天后,2月11日,市公安局铜山分局巡特警大队辅警时席席突然去世,年仅30岁。
身为突击队员,时席席不仅承担着日常的巡逻防控、防范宣传、警情处置等任务,更要参与涉及防疫任务的各类备勤、盘查,还要做好圭山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导工作。那17天,他每日吃住在大队,每天要在巡区巡逻10圈,行程长达5公里。铜山万达广场的商户们每天都能见到这位笑起来很腼腆、工作起来特别认真的“小胖警察”,在大家眼中,“有他在,就觉得很安全”。
越是万家灯火时,越是时席席最忙的时候。从2014年春节至今,他已经6年没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了。就在11日晚上7点多,他还曾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年幼的女儿吵着要零食,时席席笑着说:“妮儿,等爸爸回去,就给你带一大袋奶酪棒!”
然而,两个小时后,噩耗传来。那时,同为辅警的父亲时卫东正在郑集镇一线卡点执勤。当他匆匆赶到40公里外的铜山区中医院时,儿子已经永远离开了。
时卫东怎么也想不到,时隔17天,父子俩会以这种方式“相见”。
时卫东的同事们更没有想到,儿子去世4天后,时卫东又出现在了派出所。
戴上儿子的警帽,迎着晨光,他再一次踏上巡逻的路程。“儿子,你没站完的岗,没完成的工作,爸爸替你完成!”
那个坚毅的背影,汇入无数个同样坚守的背影中,共同站成了一座钢铁长城。
你们未竟的使命我们来完成
多少人,在黎明前倒下;多少人,迎着光明出发。
厉恩伟走了。在他所布下的5个防疫点,却出现了更多值守的身影。镇村干部来了,志愿者来了,普通村民主动请缨,共同守护这片家园。步履蹒跚的老父亲曾冒着寒风走到卡口,他说:“我是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如果组织需要,儿子的岗位,我来顶!”
章良志走了。在他曾日夜奋战过的五段镇卡口,他的5名队友一直坚守到了卡口撤除的那一刻。曾经柔弱的妻子擦去泪水,来到派出所,她说:“章良志最爱这身警服。我想替他穿上这身衣服,继续完成他的心愿。”
时席席走了。他曾每天巡逻的万达广场依然防守森严,商户们给他的战友们送去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以此表达感激与思念。妻子擦干泪水,在微信上写下这样的文字:“你没有尽完的孝心还有我,你没有看着长大的孩子,还有我,老公一路走好,希望天堂没有疫情!”
司元羽走了。他用生命守护的这座城,正在渐渐复苏往日的生机:一辆辆“复工包车”经过他曾执勤的三堡公安检查站,一家家企业陆续复工,一项项重大工程先后开工;更远处,一片片春日的田野生机勃勃,那绵延不绝的绿色,是希望的颜色,是胜利的颜色。
为人民而战,为希望而战,这是英雄们永不褪色的誓言。
这战场,也许硝烟弥漫,炮火纷飞;也许病魔肆虐,寂静无声。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危难面前,总有一群不怕苦、不怕死的人,总有一群大无畏的人冲在我们前面,用生命守护国家和人民,用负重前行换我们岁月静好。
英雄,从不孤单。
看看我们的身边,你会发现,王杰精神早已穿越时空,闪耀在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身上。
是啊,在每一片乌云遮住的地方,总有一群坚守使命的人,让这世界熠熠生辉。
■后记
云龙湖的风,吹醒了多少个春天。
在英雄们倒下的地方,迎春花已开,希望已绽放。
此刻,不想说再见,只因那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还来不及再喊一声“爸爸”;
不想说再见,只因那倔强的老父亲,还戴着你曾戴过的那顶警帽,一步一步,走在你没能完成的巡逻路上;
不想说再见,只因你们身后,是1000万人民不舍与留恋的目光。
云龙湖的风,慢一点儿吹吧。
英雄啊,请你们慢慢地走,再看一眼这片眷恋的土地吧……
■附录
厉恩伟被徐州市委追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称号、省人社厅追授记大功奖励、省总工会追授“省五一劳动奖章”、市文明委追授“徐州好人”荣誉称号。
章良志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称号、省总工会追授“省五一劳动奖章”、团省委追授 “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市文明委追授“徐州好人”荣誉称号、团市委追授“徐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司元羽被徐州市委追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称号、市文明委追授“徐州好人”荣誉称号。
时席席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称号、市文明委追授“徐州好人”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