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学 > 正文

『领读者』周淑娟

  《贾汪真旺》
  周淑娟 何圭襄 著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
  南京出版社
 
 

  ◎张琦

  ▲新书过眼

  《贾汪真旺》以徐州市贾汪区为叙事起点,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构筑起以矿区、社区、景区、园区为支撑的空间架构,以忠诚、勇敢、奉献、创新为特征的精神图谱,为一线矿工、新型农民、基层干部、文艺能人等群体树碑立传,刻写了“中国功勋村干部”孟庆喜、“香包奶奶”王秀英等一批乡村名人,反映了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变为现实的超强能力,见证了徐州和江苏以至全国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征程。

  该书共22万余字,分为《诗歌和远方》《故乡与他乡》《英雄与梦想》《生存和生活》四大篇章。

  ▲作家小传

  周淑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文学学士,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学习、交流。散文集《纵横红楼》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长篇报告文学《贾汪真旺》入选江苏省作家协会2018年重大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工程。

  读懂一本好书,并不容易,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有人来领读,做个领读者,比如对《红楼梦》。这是前些天周淑娟朋友圈的说法。

  当年周淑娟发表在大学校刊上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红楼梦》叙事模式的研究。徐州读者熟悉周淑娟,也大多是从报纸上她研读红楼的专栏开始的。贾母、宝玉、黛玉、宝钗、袭人,小红、彩云、金钏儿、傻大姐、多姑娘,《红楼梦》的主人公和小人物们,被她放入当下,情场、职场和官场,被她拉入经典,鲜活而热烈,真切又生动。

  十年一觉红楼梦。对于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处的那座“红楼”、隐蔽处的那座“青埂峰”,她从未远离。她的解读和感悟,透着思想锋芒、入世情怀和现世烟火,专业而不学究,拉近了艰深的文学经典与当代读者的距离。除了报纸专栏,“隔着工作的铁栅栏,游离于研究机构和专业创作机构之外”的周淑娟,已有数百篇作品发表于文学和红学权威刊物上。

  单薄柔弱,笑容莞尔,每次见到周淑娟,脱口而出的常是“周姐姐……”这样亲切温和的周姐姐,文章里却是一派犀利沉稳,凛然清凉。她的作家好友曾这样评价她的红楼研读文章:把《红楼梦》变为现代版,加入情场职场官场的纷繁复杂,诠释爱情人情世情的沧桑变迁,剖析风流风雅风骨的深刻涵义,最终写出“热闹散了繁华尽,一缕凉笛绕残月”的境界。

  2015年10月,周淑娟开启了微信公众号“红楼周圈”,在第一篇文章《红楼》里,她写道:“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每一步都走得稳重踏实。”岁月里的热爱与坚守,青灯下的寂寞和疲惫,成就了周淑娟的“爆发式写作”,与此同时,也让她收获了掩卷展眉时的充实和快乐。

  2018年,她的散文集《红楼纵横》获得了当代中国散文最重要的奖项——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而这本《红楼纵横》已是她游走于散文创作与《红楼梦》研究间的第7本文集。

  我早已下定决心,为自己写作,也就是写自己想写的。曾听周淑娟这样谈论自己的创作。

  写自己想写的,就是写自己喜欢和热爱的吧。在周淑娟的生活随笔里,常见她与读者分享她的家庭、阅读、旅行,还有音乐、电影、戏剧等等,确也是她爱着的日常种种。

  “作者用时间‘熬制’出精品,读者也是用时间‘参悟’作品。写作、阅读,哪一样不是青灯孤影、遗世独立?我虽这样说,却绝不排斥人生阅历与生活体验。”她笔下的日常,有家长里短烟火气的温暖,更有书卷气,铿锵音。在《得道,于异乡》一文中,“春暖花开时节,一家三口一直在读毛姆的小说”,周淑娟从一家人的阅读生活切入,为读者打开了毛姆小说的精彩世界,慷慨分享着自己的阅读收获——“毛姆先生笔下的女人是挣扎的,男人却具备单纯的执着”“毛姆的小说,好像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男主人公都在尽力完善自我”……

  在许多作品中,周淑娟都在为读者“引见”大师,分享文学的美好,比如旅美小说家蒋晓云和《百年好合》女性视角下的好与合,弗吉尼亚·伍尔芙和流淌在春天里的意识流,通过文学证明自己一点都不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霍乱时期的完美爱情,等等。

  “如果一家人情投意合,如果一群人志同道合,也不妨看看大师的作品。因为,他们是更为纯粹更为曼妙的一群人。”周淑娟的“领读”,总散发出一些精神之光,有着打动或唤醒的力量。

  “从爱情唯一到青春唯美,从人情冷暖到人性善恶,这是从前看《红楼梦》的心理历程。如今,生命观照和哲学关注促使我转向。”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周淑娟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写作半径,大步踏入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领域中来。

  潘安湖湿地公园水汽氤氲,鸥鹭翔集,绿水环绕间,水镇里的露天戏台好戏正酣,一声声直入云霄去,让人恍惚得不知身在何处。徐州书展文创展区,缤纷的贾汪香包点亮了人们的眼睛,小朋友们兴冲冲赶过去,要和香包奶奶王秀英合个影,慈祥的老人揽过孩子,笑眯眯地望向镜头。菜市场一家卖番茄的摊位前挤满了顾客,卖菜大姐的嗓门很大,“这是俺贾汪的普罗旺斯番茄,好吃得很”,“哟,普罗旺斯!贾汪现在可真洋气”,有人一旁打趣……

  ——幸福,明亮,自信,这是今天的贾汪人留给人们的印象。贾汪也已不再是那个灰扑扑的采煤区,它以恢弘的气势一次次刷新着自己的形象,成为热点,成为样板,成为徐州人的骄傲,成为徐州版图上一片通透水润的绿色,成为当代中国大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模范。

  出生于徐州煤区的周淑娟,从小到大,目睹一片片采煤区变成了塌陷区;人到中年,又惊喜地看到塌陷区变成了风景区。于是,她又开始了另一番的思考与追索:“寻找一群普通人,以他们为榜样,写出他们的不普通;找到一片背景相同的土地,以他们为范本,道出他们的不寻常。贾汪出现在我的眼前。马庄出现在我的面前。”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徐州的视察,为她的写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思路。“作为一方水土的作家,有什么理由不去关注这一方水土上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呢?有什么理由抛却一个作家肩头的责任呢?”

  2018年,在周淑娟捧得冰心散文奖的这一年,她还收获了另一个惊喜——尚在构思阶段的长篇报告文学《贾汪真旺》,成功入选江苏省作家协会2018年度重大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工程。

  “几年前,我对出生地的情感关注转变为对徐州这座资源枯竭城市的文学观照。”周淑娟又一次用自己的笔,连接古今,纵横捭阖,之前写作徐州历史文化人物系列等长篇历史散文的历练和积累都被调动了起来。她走出贾府,走向贾汪;走出红楼,转向青山;走出书房,迈向自然。

  拿起文学的显微镜、放大镜,从贾汪看徐州,从徐州看中国。周淑娟又一次成为“领读者”——沿着贾汪产业转型、生态修复、旅游发展、文化兴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品读这方土地的城乡变迁与发展振兴,向世人展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自然的生态规律,以及美好中国的奋斗蓝图。

  “春分,‘五一’,‘六一’。这是我到贾汪的时间图谱。年轻人,老年人,孩子们。这是贾汪人的空间纵横。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所。这是贾汪人的时代经纬。”在《雷声忽送千峰雨》一篇中,惯于在历史纵横中铺陈文章的周淑娟,将自己的创作采风与贾汪的人事联接成这样的时空坐标。而实际上,这次,她付出了这样的心血——“一个周日,又一个周日。采风,记录。一个晚上,又一个晚上。青灯孤影,心无旁骛……”

  几个月前,作为南京出版传媒集团献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品力作,周淑娟、何圭襄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贾汪真旺》出版发行。

  《贾汪真旺》的第二作者何圭襄是周淑娟的先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首届名记者、戈公振新闻奖获得者,这让他们对贾汪的书写独具一种“报告”和“文学”的叠加优势。

  算起来,《贾汪真旺》应该是他们夫妻两人合作的第二本文集。在2016年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徐州历史人文散文集《我俩的徐州》中,他们追寻历史,描摹风景,记录生活,定格思绪,对徐州的历史与地理、时间与空间、人物与风物,进行或感性或理性的解读与剖析,表达了对古城徐州的爱恋与欣赏,是近年来此类题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土生土长于徐州的周淑娟,近年来写下大量的徐州历史人文散文,包括文化名人系列及山水系列等,让人们在阅读中领略古城的历史过往、万千物象,读全、读懂、读透古城徐州这部经典的大书。

  “名人的足迹,徐州向来不缺。”周淑娟写苏东坡在不惑之年与徐州的交集, 写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的他留给徐州的温暖和美好,写黄楼与苏堤,写“一色杏花三十里”的鲜衣怒马、春意繁闹之后,“新郎君”张师厚英年早逝的人世悲凉;她领着读者经过喧闹的菜市、孤单的梧桐、吵架的行人,来到状元府,重拾“馒头状元”的传奇人生,去户部山上探寻李蟠的梅花如何疏影幽香;“雪白杨花拍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隔着遥远的时空,她为读者还原600年前24岁的青年才俊萨都剌在徐州的短暂停留,共同品味他留给徐州的慷慨馈赠——被作为今天徐州市歌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徐州是一座文气的城市”,在2019年进行的“中国作家看云龙山水”活动中,周淑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娓娓而谈,最美不过云龙山,最美还是云龙湖,怎么看都不为多,怎么写都不为过。

  去年底,周淑娟的《以云龙山水为背景》获得了“云龙湖杯”全球散文大赛二等奖,对此她说,貌似一篇小文章,其实是几十年的积淀。我想,她说的积淀,除了文史修养,应该还有情感的厚积薄发吧。“从云龙湖南岸北望,既有水天一色,也有城市天际,还有九曲云龙山和巍峨苏公塔。仅这一眼,就阅尽了徐州的山山水水、过去现在。”看她笔下的文字,就知道她已经把徐州装在了心里。

  看风景的人,也会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春意正浓的季节,坐公交车路过云龙公园南门,正好看见站在路边的周淑娟。那天,她也许是在等人,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她和她身后那个春树葱茏的园子,那个被她写进文章里的,与王陵母关盼盼白乐天有关的园子。人来车往的喧嚣中,她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那儿,当微风拂过她的花裙子,烂漫春光中,她真的就成了风景的一角。

  “生命,恰是一场行走,一次绽放。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天地、宇宙,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绽放、飘零……”我把周淑娟写在《贾汪真旺》书里的这段话,作为注脚来读懂她的创作。她是写作者,也是领读者,她的人生之旅也因此一次次地绽放着别样的光华。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xzjy/2020-04-24/44363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