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新沂激发活力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

新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系列报道之二 评先奖优 激励教师成长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王莹莹 王成毅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近日,在新沂市春华小学组织的教师培训开班典礼上,参训教师庄严宣誓,重温人民教师誓词。

“今年是教材改编的第一年,在使用统编教材的时候,教材很多方面的变化让我这个新入职的教师内心很忐忑,这个培训让我更好地认识到了统编教材的进步,对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一名老师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教师培训,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让她受益匪浅。

近年来,新沂市大力发展“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全面、高效、多渠道地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队伍成长,保障新沂教育教学水平。

名师培养,引领专业发展

优秀的教师如同闪亮的星星,引领整个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近年来,新沂市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与省教育学会签订名师培养协议,通过“名师送培”“师徒结对”等形式,多举措促进名优教师成长,进一步壮大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领军人才队伍。

“我们深入开展‘教育学南通、水平双提升’活动,每年选派200余名优秀教干和骨干教师,赴海门名校跟岗锻炼,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观念更新。”新沂市教师培训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新沂市共培养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14人、名优教师320人。下一步还计划培养骨干教师600人、名优教师350人。

与此同时,新沂市大力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选派一批校长到先进地区中小学挂职锻炼、交流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教育思想领先、教学业务精通、管理能力出色、办学实绩突出”的校长。

如今,通过“名师”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工程,成立“乡村教育家读书会”、教师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和校际联盟,新沂市成就了一批智慧校长、榜样教师。通过名教师名校长的引领、示范、辐射和激励作用,新沂市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评优奖教,促进持续发展

卓越教育工作者10人,每人奖励5万元;最美乡村教师40人,每人奖励5000元;教育管理创新奖19人,每人奖励5000元;校园安全管理先进个人100名,每人奖励5000元;卓越创新管理团队奖1个,奖励5万元……提起这项教育奖励基金,新沂市广大教师都如数家珍,并称之为新沂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为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新沂市树立鲜明的“评先奖优”导向。2015年以来,制订中高考奖励方案、名特优教师专项补助方案,健全表彰激励机制,新沂市财政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奖励优秀教师。新沂成立新沂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各类社会资金3300万元。每年教师节都评选“卓越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创新奖”“最美乡村教师奖”“优秀班主任奖”“校园安全奖”“教学质量奖”,共发放奖金600多万元,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学生需要表扬,教师也需要用表彰、奖励的方式来促进职业认同和内心觉醒。”新沂市教育局局长王学伦表示,新沂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就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新沂教育事业的发展。

交流轮岗,实现均衡发展

“回想起这些日子,真的觉得充实而满足。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到班级文化建设,自己都有了较大层次的提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和班级建设经验。”黄傲蕾说。2015年,她从城东小学交流到实验学校。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城东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

“推进城乡教育、不同区域教育和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不断提高育人成效,这是新沂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王学伦告诉记者。为此,新沂市于2014年启动开展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每年都有100多名骨干教师等参与轮岗交流,有效促进了师资均衡配置。

针对学生生源阶段性不均衡问题,新沂市教育局还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在行知学校等校区开展九年一贯制试点,促进教师在小学和初中合理流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每年暑假期间,鼓励城区教师下乡支教、乡镇教师进城考试、城区教师交流,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9-09-17/43875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