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李继玲:张建国的吉他人生

 作者:李继玲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下肢,当人生的琴弦在曲直中变换,他依然坚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拨响奋斗的乐章。

  ----题记

 

 三岁时,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右腿失去了走路的权利。但上帝关上一扇窗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门,多年的不懈努力,这扇门的钥匙早已运用自如,牢牢掌握在主人公手里。

 他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姓张,名建国。在中国10万个同名同姓者中,徐州吉他人张建国用聪明坚韧和执着,弹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一、寒门少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泰兴的农村生活和全中国一样,困难而清苦。妈妈为了锻炼幼小的建国自理能力,子妹三人中,故意让他这个身体不得劲的老二做饭、压面、打扫卫生、喂猪,直到长大后,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他才明白,母亲用心如此良苦,这些锻炼对于人生成长多么重要。

 七岁了,村里的同学们轮流背着他去泰兴红星小学上下学。那时父亲在徐州新河矿上班,逢年过节时,会带来一些牙缝里省下来的食物分给子妹仨,为了感谢,他经常带几块地瓜,或一个苹果切成多块分给小伙伴解馋。建国慧眼慧心,成绩好,但他不是书呆子,小小的年纪便明白一个道理,你要让人对你好,你应该对别人好。

 四年级的一天下午,天突然下起大雨,铛铛铛的放学铃声想起来,没带雨具的同学们纷纷快步飞跑回家。

 天渐渐黑了下来,屋檐下,只有建国还在瑟瑟发抖的等雨停,又冷又饿的他,看着空落落的学校流下了眼泪。

 “你住哪儿?我送你回家。”面前突然停下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坐在大横梁上,弱小的建国躲在了大人的雨衣里,暖意融漾身心。直到那人被母亲邀坐喝水,露出一身戎装,建国才知道原来他是一位解放军战士。从那以后,雷锋式的军人形象在他脑子里扎下了根,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

 建国从小天资聪颖,学啥像啥。他的心里仿佛藏着一对翅膀,冥冥之中一个声音这样说,好好努力,总有一天你会飞起来。但少时赖以生存的土地,在那个年代的家园里艰难生长,幼年的他曾在故土上步履蹒跚,梦想因现实的骨感暗淡无光。

 直到有一天,他跟着父亲转学来到了徐州新河煤矿。

 农村户籍变成城镇户口,周围的环境也变成了堆满煤矸石的矿区,还有一排排家属院、学校、医院、商店组成的生活区。

 那一天,他只来得及新奇。

 建国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也由此彻底改变。

 二、谈响青春

 矿上的子弟小学是建国们读书的地方。有一天,他被姐姐带去同学家玩,突然看到挂在墙上的一把吉他,拨出声音的一刹那,宛如闻听天籁激动不已。

 看到小弟弟爱不释手,那家人就答应他带回家玩几天。

 建国对音乐的喜爱仿佛从娘胎里带来,美妙的旋律,不仅让他如痴如醉,还余音袅袅飘到了窗外。不出几天,他认识了一位会弹吉他的大哥哥,不仅成为音乐好友,也弹响了那个单调的少年。

 六根弦的琴,奏出熟悉的曲调,是12岁的张建国放学后做完作业干完家活的常修课。那时没有专业老师,更没有培训机构,满面稚气的他,只能跟随电视上的中国吉他大师吴天彪学习,没有教材就一点点记。 建国也承认,自己辜负了父亲希望他学习一门手艺的教诲,在裁缝、修理手表和吉他之间,偏偏迷上了后者。

 弹、钩、扫、切、拍、爆, 日子在风声、雨声、吉他声中度过,他沉浸在不解之缘里,忘记了自我,渐入佳境。

 音乐世界里不仅有妙声还有堑壕。暂露头角的张建国,高中毕业后被泰兴师范学校聘去做了一名吉他教师。但弹吉他和教吉他是两码事,一年下来,七八百个学生中却没能留下几个。

 沮丧中,他第一个想到了电视上的那位大师。

 1989年,建国只身南下深圳,求艺中国吉他泰斗吴子彪。一年的时间里,谁也不知道拄着拐杖的他吃了多少苦;人们只知道,学成归来之后的张建国,在彭城吉他圈里名气大增。

 可是,有一件更沮丧的事情在等着他,那就是,徐州和内地各城市一样,卡拉OK已遍布角角落落,似乎没有了吉他的一席之地。

 烦恼纠缠着思维,郁闷撕噬着心境。

 

 

 

 三、多情吉他

 父亲和他摊牌的那天,建国的脸一会红一会白。无奈之中,他只好去了徐州利民服装厂。音乐的痴迷,吉他的憧憬,在生计面前渐行渐远。

 几年时间里,他做过车间工人,在香港合资的徐州童装厂做过内销科科长,后来,索性自己下海开服装店。由于悟性很高,技术过硬,那些年他做的风生水起,仅徒弟就收了十一个。

 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求教服装技术,但建国总感觉生活中缺了一点什么。

 是他痴心不改的吉他梦!

 多少次,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弹唱,聆听着弦音的诱惑,浮想联翩。

 吉他从来不曾炫耀自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宠儿,也从不迁怒于周围的器乐,它聪明地将自己定为6根弦30个调,在西洋乐器中独树一帜。它憋着一股子心劲儿,许多年来发展迅速,种类繁多,木吉他、电吉他、民谣吉他、西洋吉他,当它和钢琴、提琴、贝斯、双簧管近距离对话时,周围的音符,谁也不能对它冷嘲热讽。它融于音乐,又自成体系,是人们最通用的弹拨语言,也是表达情感与智慧的音乐神器。

 太阳每天升起,一切似乎未曾改变,但仔细端详却会发现,路边的紫薇花已经绽放了十余次,那个常在彭城路边拄杖行走的少年,如今也已褪去眉宇间的稚气,变成了成熟稳重的大青年,随之长大的,还有扎根已久的梦想。

 从此,他开始调整自己的人生路径,在服装厂生产间隙,一腔情怀免费传授吉他技能。他发现,人们一个个带着疑问来,领着成长走,逐渐在击弦、切音、泛音之间切换自如,就像 《晨之歌 》、《太阳岛上》、《西班牙小夜曲》等曲目一样,成为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风景,心里的丰盈愉悦无可言喻。

 一传十十传百,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收越多,直到两个教室都坐不下。

 

 

 

 

 经过深思熟虑,1990年,张建国变卖了服装厂,成立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了吉他班儿,成为徐州最早的专业名师。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批硕士班招生,建国考上了该校徐悲鸿艺术学院,开始了北漂生活,以后又拜师学习手工制作古典吉他,凭着过人的天赋和精湛的技艺,得到业界大师高度认可,连续6届应邀出任“中国国际吉他邀请赛”评委。多年不懈努力,又一步步成为江苏省音乐考级优秀辅导教师,中国吉他学会专业教师、专家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吉他学会常务理事、评委等。

 2016年,张建国当选徐州第一届吉他协会会长。

 如今,熟悉的亲朋好友和学生们常去他创建的“音乐人吉他培训学校,”欣赏经过4个月打磨才制成的一把把精美古典手工吉他,看到张建国常常在身后辅导学生们,神情专注而认真。不远处,有一所“民盟之家,”记录着徐州泉山区民盟的各种活动花絮,那是作为盟员,建国自费贡献的场地。

 人们也经常能从报纸、电视抑或微信公众号里看到读到江苏省自强模范、音乐人张建国学雷锋的公益励志故事。比如,他连续11年走进军营,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文化拥军,”资助吉他近十万元,免费培训5000余名官兵;比如,他被鼓楼区法院聘为“青少年维权使者,”为百余名失足未成年人义务授课1200多节课时,那些不满16岁的缓刑少年犯,在帮扶基地得到音乐熏陶,学习如何做人,他们不再迷恋网吧,不再旷课逃学,不再远离父母的监管;比如,举办徐州市民吉他免费培训班,组建首支公益吉他室内乐团成员,走进社区、厂矿进行公益巡回演出;再比如,十几年来,每逢春节中秋,总要和妻子一起前往社区,为百余户困难群众,累计捐资捐物40多万元……

 

 

 “让音乐陪伴孩子成长”系列徐州小学吉他捐赠活动,弹奏着满满的温情和感动。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光荣巷小学、少华街小学、求是小学、段庄二小……每所小学的十几把吉他,总计价值20余万元的“大礼包,”是张建国校长免费提供的。他希望,在每个喜欢音乐的孩子心里,都拨响一个绮丽的梦——既有生命的抒情曲调,也有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李继玲简介

 李继玲,笔名木子雪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徐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发表文学作品。先后担任《徐州卫生报》、《淮海文化报》编辑,《大风》杂志等文学编辑工作。作品散见于《扬子晚报》、《新华日报》、《诗歌报》、《散文选刊》、《中国文学》、《台湾好报》等报刊杂志,著有个人文集《玫瑰往事》、《一座城的风花雪月》,合集《爱上须知》、《岁月如歌》等。
    编辑:金子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20-02-11/44188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