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滁州市:“科技副总”赋能企业创新

 从位于南京市区的东南大学,到位于滁州来安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立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约一个小时车程的路线,对于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友法来说烂熟于胸。4年来,作为选派到立光电子公司的“科技副总”,张友法经常驾车往返于两地,见证了滁宁一体化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亲身参与立光电子从小到大、化茧成蝶的历程。

  “我们的最新技术与工艺路线,结合企业的产线、设备投入,大大加快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进程,研发的先进3A玻璃产品即将实现量产,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耐刮划、耐油污、防指纹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高端显示场景。”张友法告诉记者,仅此一项就将为企业增加3亿多元的产值。

  除了合作研发新产品,4年来,张友法还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现有产品的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开展4项技术研发项目,申请9件发明专利和2件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他还推动企业与东南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经常帮助企业检测纳米膜样品,对企业技术研发人员进行培训,带领他们去大学实验室做研发。“希望今后能与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帮企业开拓市场、助力企业上市发展。”张友法说。

  近年来,来安县借智高校为县域企业引入各级“科技副总”42名,先后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5项,助力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企业研发中心4家。

  作为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滁州市结合产业特色和企业匹配度,为长三角地区人才搭建优良的发展平台,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互相成就。该市实施“满天星人才计划”,连续5年迭代升级招才引智十大举措,与43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与39家高校、协会成为“人才强市合伙人”,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去年成功跻身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

  滁州市紧扣“8+3”产业链,推动校地“优势互补、发展互促”,构建“高校突破前沿技术—地方承接产业转化”的协同链条,打造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通过吸引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助企科创专员,或到产业链专班和相关县(区)挂职,一大批人才带着技术和项目走进企业。(记者 罗宝)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25-08-20/46321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