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江苏多项教育创新成果“登陆”第七届全国教博会

原题:江苏多项教育创新成果“登陆”第七届全国教博会!透过改革,窥见风向

日前,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本届教博会以“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汇聚了国内1386项创新成果。

记者梳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创新成果包括了南京市金陵中学“为学生生长而教:文化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育人模式变革探索”课题项目、徐州市云龙区教育评价改革、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创新实验:初中科学教育实践育人探索20年”项目、常州市钟楼区“尚德路”品格提升工程、无锡市东林中学《读校行:厚植家国情怀的东林思政创新实践》等多项江苏省内中小学教育创新课题,范畴涵盖科学教育、思政育人、教学评价与管理等多项热门领域。

一起通过这些“登陆”教博会的课题项目,感受当前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的风向——

南京市金陵中学:

“为学生生长而教:文化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育人模式变革探索”课题项目

从2009年起,金陵中学物理组就开始了“文化融入物理课堂”的初步实践。在此过程中,《物理文化视角下关注素养提升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文化意蕴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与评价研究》等课题纷纷结项,出版著作《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教育》获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金陵中学校长夏广平,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文化视角下的中学理科教育增值性评价研究》的研究。

此次教博会上展出的项目,正是该系列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核心在于成功构建并验证了一套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理念的高中物理教育新范式,实现了从“知识技能传授”向“科学文化浸润”的范式转型。

这套体系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和实用的“操作手册”,也是本届教博会的“香饽饽”,备受关注。

徐州市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

“成长每一个:数智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云龙实践”

根据公开资料,云龙区数智评价主要在五个维度产生效用——

其一,学生评价:聚焦全区学生五育发展,通过多维数据采集与分析,为每个学生生成个人成长“雷达图”与素养图谱,让成长路径直观可见。近四年累计产出“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超23万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名学子荣获“宋庆龄儿童发明奖”金奖等高级别奖项。

其二,教师评价:搭建“教师发展云平台”,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动态评价与精准画像,并智能匹配成长资源,激发教师内生动力。近两年,云龙区新增江苏省级名师11人,正高级教师7人。

其三,学校评价:整合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指标,定期生成《学校高质量发展报告》,精准定位学校发展特质与瓶颈,激发学校办学内生动力。该区已有23所学校立项省、市区级“四有”好教师团队,51个项目获评江苏省内涵建设项目。

其四,集团评价:对区内教育集团发展性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与常态化数据分析,聚焦瓶颈问题,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与内涵发展。

其五,区域评价:通过构建“双螺旋-五C”智能评价体系,每年整合350万条数据,实现区域教育评价从标准化向适性化的转型。近两年,云龙区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数智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等3个案例获评江苏省创新案例。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创新实验:初中科学教育实践育人探索20年”项目

科学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词汇,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依托。自2004年起,前黄实验学校便率先开启科学教育改革之路。针对当时“以讲代做”的教学痛点与“实验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境,学校自主研发《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组合器材》,斩获多项专利并在江苏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

历经多年实践,学校逐步确立“实践育人”核心教育理念,聚焦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通过创新实验设计、跨学科课程融合等多种路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科学魅力,有效锤炼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届教博会上,前黄实验学校重点展示的跨学科实践项目——“日月观拍”,就是该校科学教育20年来不断变革的一个缩影。该项目深度融合物理、天文、地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涵盖自制天文望远镜、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赤道仪精准跟踪日月等动手实践内容,以亲身实验为核心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创造潜能。

常州市钟楼区:

“钟楼尚德路”区域品格提升工程

早在2017年,常州市钟楼区就提出“尚德学堂”的概念,旨在协同多方力量拓宽学生成长时空,把整个区域变成“学生品德养成的大学堂”。

8年来,该区始终以区域全覆盖、学校全卷入、教育工作全渗透的方式开展“尚德学堂”建设,先后依托4轮江苏省内涵建设项目和1个国家级教育实验区项目进行深度探索,完成“1+N+1”的“区域协同育人联动模式”构建,建成规范化的“尚德学堂”43个,开发“江南第一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体验线路8条,并确定了“1357”实施策略,研究成果辐射惠及区域内全体中小学师生。

无锡市东林中学:

“读校行:厚植家国情怀的东林思政创新实践”

“读校行”项目以“厚植家国情怀”为核心,构建“读己、读家、读校、读城、读国”五个递进维度,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出发,逐步建立与家庭、学校、城市和国家的深层情感联结。

项目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通过三个层面实现育人闭环:首先,“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品悟,汲取精神养分;其次,“校”为场域,立足校园史迹文脉,延伸至家庭、社会、国家的“大学校”;最后,“行”为关键,通过深度参与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培育“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这三个层面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育人闭环,系统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记者检索发现,东林中学的“读校行”项目此前也曾获得多项荣誉。例如,去年7月,该项目入选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是无锡唯一入选(全国100个,其中江苏3个)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再如,今年4月,江苏省第六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结项结果显示,该项目是全省初中唯一获评的精品项目。(李睿哲)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25-11-25/46395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