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能 钟节华 特约记者 高智
“3000万支!”这几天,刚刚送走韩国客商的东方市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汤天贵一直比较兴奋。韩国客商前来考察后,初步洽谈了3000万支白菊的订单。汤天贵高兴地告诉记者:“这笔订单有三四千万元呢!”
西线高速公路八所出口附近的东方市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红掌争奇斗艳,黄秋葵果实累累,冷库、大棚、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一应俱全,俨然一个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谁也想不到,几年前,这里还是荆棘丛生的荒芜之地。
今年3月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到东方调研时指出,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可以在全省总结推广。
连日来,记者深入合作社采访发现,小岭的农民开始跳出土地,迈向新型农业,他们采用灵活的合资形式,现代化的规范管理,发展设施农业和订单农业,在当地形成良好的带头致富效应。
组织:灵活“报股”开新风
7月,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又要到新一轮的“收股”了。
合作社目前种植有瓜菜、水果、花卉等。每年种植前,合作社的理事长或其他股东都会根据市场信息,提出新一季的种植项目,并作为牵头人通过“报股”形式合资,一旦“收股”后,合资人负责种植、管理、销售,项目使用的土地、大棚、冷库等集体资产作为成本扣除后,所得利润由合资人按比例分红。没有参与这一项目的其他社员不予干涉。
张永杰说:“报股会上,社员们都会或多或少参与投资。”合作社每一季的项目很多,只要有钱,社员们甚至可以同时投资几个项目,基本都能挣到钱。
在这里,种植品种实现了多样化,各地块上的辣椒、黄秋葵、菊花等每年实行轮种,既保护土壤,又避免常见的虫害。即便一个项目出现亏损,其他项目的盈利也能够平衡,确保合作社持续发展。
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成立,目前有123个成员。农民们按照“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的组织形式抱团合作,入股资金433万元,其中现金入股81户、入股金额417万元,土地入股32户、入股土地210亩,折算16万元。合作社还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整合近1130亩土地资源,其中土地流转面积900多亩,拥有2个生产基地。
产业:设施农业保质量
在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1号基地的冷库里,工人们一字排开,流水线作业,送进来的红掌被分级、套管(袋)、包装、储存。
目前,在东方市种植红掌的只有该合作社一家,大多数通过订单销售,目的地为北上广和港澳地区。
近年来,当其他农民还在大量种植玉米、普通瓜菜等常见品种的时候,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边继续发展这些,一边则开始种植菊花、兰花、红掌等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并发展设施农业和订单农业,迈向新型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
红掌基地里,外聘的专业技术员范擎天介绍,包括种苗、设备等,第一年每亩投资高达50万元。温室内都安装了探头,室外也有小型气象站。这样,所有室内室外的光照强度、湿度、温度等数据都传递到国内先进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施肥、浇水、温度控制,全部都是自动化完成。
“打开电子屏幕就能看到各地市场的农产品信息。”在合作社的信息室里,技术员詹才文告诉记者,合作社建立了农产品信息平台,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形成信息网络。而且建立了农产品二维码追溯制度,及时把握农产品的流通信息。
目前,合作社基地设施农业用地达477亩,其中,高标准现代连栋温室大棚60亩,简易钢柱网棚417亩,加工冷库2间,库容2360吨。并拥有温室控制自动系统和纯净水制造自动设备等先进设备。
合作社已实现产前有销售订单提供保障,产中有质量保证体系加以约束,产后按统一标准分级包装,运输有大型冷藏车控温,产销率基本达到100%
管理:专业人才被招来
“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比较规范,堪称东方市农民合作社的典范。”东方市农业局副局长吴培荣告诉记者,对农民合作社而言,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财务管理,很多合作社就是因为财务管理不善,出现坏账,导致合作社“合而不作”,名存实亡。
在合作社的财务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墙上醒目地贴着《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岗位职责》、《出纳岗位职责》。外聘的专业会计王宁告诉记者,合作社某个项目“收股”后,资金统一交到财务,整个生产过程中农资采购支出、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最终要从财务走账,登记在案。
在合作社的红掌基地仓库里,记者看到一堆产地加拿大字样的复合肥。仓库管理人员介绍,仓库里的化肥、农药等入库、出库都要进行登记,方便查验。合作社几乎各项目都有仓库,各自管理,不相混淆。
毕业于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的天津人小冀,去年就来到合作社红掌基地工作。她告诉记者,每天工作8小时,上下班打卡,有食堂有宿舍,跟她之前工作过的海口一家农业公司差不多。在合作社,像小冀这样被常年聘用的大学生有30多名。
不懂财务,那就聘请专业会计、出纳;不懂技术,那就聘请专业技术员;没有资金,那就联户向信贷机构贷款……在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不再只懂埋头劳作,而是开始跳出土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来生产、销售。从成立以来,合作社被授予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十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称号。
责任:带领群众奔小康
汤天贵1990年代初开始种植西瓜,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精明能干又勤劳。由于技术过硬,他种的西瓜总比别人的价格高出一些,他的身边也聚集起一批追随者,后来发展为合作社的骨干成员,共同创业致富。汤天贵也先后被评为“海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全省农民增收十大状元”和“全省十大科技致富带头人”。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这被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当成宗旨。
合作社每年为周边农村提供787个就业岗位,在菊花、西瓜、黄秋葵基地生产期间,每天吸纳近200名农民打工,仅菊花基地需要的零工就达5000多人次,按工资以110元/天计算,就有55万元惠于当地农民。据统计,2014年,仅工资一项就为小岭村农民人均收入增收650元。
小岭村党支部书记汤发有说,小岭是东方最大村庄,有近万名居民。通过到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不少村民逐渐学到了技术,学到了管理方法,近年来,全村95%以上的人都在种植规模农业,大户有承包上千亩的,小户也能种植十几二十亩,不少人出村包地种植。
八所镇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小岭村农民人均收入1.05万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东方市委书记吉明江表示,将发挥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标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方法,加强规范管理,培育更多小岭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东方农业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致富,农村繁荣。
(本报八所7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