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走进鼓楼区,但见中山北路、复兴北路等条条干道高楼耸立、绿植葱郁,九里山下、丁万河畔,处处山清水秀、满目生机。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记者 王正喜)一座城市一个梦,徐州市主城区一直有一个“南北均衡发展”的梦想。1月8日,记者走进鼓楼区,但见中山北路、复兴北路等条条干道高楼耸立、绿植葱郁,九里山下、丁万河畔,处处山清水秀、满目生机。在“城区北部改造提升”工程这个新引擎的推动下,一座集商贸服务、智慧物流、文化旅游、总部经济、都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宜居之地、智能低碳之所、活力幸福之城,正在古城北部加速崛起,徐州市区“南北均衡发展”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市委书记曹新平近年来就加快北区发展、提升城市北区形象、加快北区项目建设,进行了20多次现场视察和专题调研。他多次强调指出,鼓楼区作为主城区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环境面貌不尽如人意,与南部城区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希望鼓楼区按照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结构指标提升的要求,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全力推进“三重一大”项目建设,奋力赶超、争先进位,尽快跻身江北城区第一方阵、力争早日达到苏南城区发展水平。过去几年,全市每年“三重一大”项目安排上都向北区倾斜。北部城区已经成为徐州面貌变化最快的片区。
上月29日,高度达266米的徐州苏宁广场成功封顶,成为徐州最高建筑。加上苏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线上支持,北区商业核心区将形成超高价值的立体商业空间。而从中山北路一路向北,凯旋门、风尚米兰、鼓楼广场、新二中、北区股份制医院……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敞整洁。中山北路蝶变,中心商圈北移,故黄河风光带风情变幻,城市北区的城市品质在不断提升,生活方式愈加时尚惬意,每一位徐州人都可以深切感受到,城市北区正和南区一起和谐相融……
1月8日,青山塔下、陈琵桥上,东是傍城而流的京杭大运河,南是总投资12亿元的好得家商贸物流综合体,北是占地727亩的金驹现代物流园,最令记者震撼的是桥下的丁万河。
10多公里长的丁万河,过去是鱼虾不生、臭气熏天的“龙须沟”。鼓楼区在推进工业企业搬迁的同时,关闭了沿线的所有小煤码头和煤沙堆场,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投资4.3亿元对河道彻底整治,丁万河成为徐州北区最美河流,2014年荣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又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两河口公园、劳武港公园和玉潭湖公园成为串联在丁万河上的“景观明珠”。
作为老工业区,鼓楼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多。依托一大批提升城市北区形象的“三重一大”项目建设,如今的鼓楼,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自然清新,城市北区已经实现了从“煤城”到“绿城”的美丽嬗变,昔日的老工业区迸发出全新的活力。
鼓楼区地面水系发达,占比超过徐州主城区地面水系的80%,昔日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水环境的质量不仅影响北区的形象,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鼓楼区实施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实现截污控源,投入近10亿元,实施截污管网全覆盖。水的灵性在于流动。2013年6月,鼓楼区水系贯通工程启动,经过近2年的建设,北区人民翘首期盼的“九河二湖”水系全线贯通,实现污水河向清水河、清水河向景观河转变。
“十二五”以来,鼓楼区新建改造街头绿地26个,建成植物园、楚园、城北休闲公园等一批精品园林,其中超300亩的大公园7个。五年来,累计新增绿地2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0年不足5平方米提升到13.5平方米。市民出门即可见绿、推窗便能赏绿,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人居新环境。
“‘退城进园’要更好地转型,不仅产业要变、经济要发展,更要靠生态环境建设的引领,鼓楼区整体搬迁关闭传统工业企业,治水从源头做起,同时开展全方位生态修复的理念很有借鉴意义”。水环境专家、河海大学教授喻林如是说。
这几年,鼓楼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成效明显,五年启动改造40处、完成征收4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638户,实现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功能形象、改善民生民计“一举多得”。其中,2015年,完成征收101万平方米,马场湖和苏堤路周边两大旧城区改造项目开辟了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场。土地运作加快推进,五年间累计收储土地7393亩,挂牌上市4810亩。当前,全区梳理出需要建设和更新改造的面积约3.5万亩,成为全市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大的城区。
焕然一新 美丽环境“新气度”
快马加鞭 产业发展“新高度”
给鼓楼一个试点,还全国一个样板。
徐州是江苏省的老工业基地,鼓楼区是全市最早的城区,曾经是有名的老工业区,上个世纪,徐州市的机械、化工、医药等支柱骨干企业大都坐落在北区,大大小小的烟囱曾是经济繁荣的象征和鼓楼人的骄傲。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原本的繁荣一度变成了“环境包袱”:传统工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2010年起,鼓楼区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市委市政府推动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及推进城区南北平衡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吹响了声势恢弘的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集结号。《徐州市鼓楼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将鼓楼老工业区列入全国21个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鼓楼区不惜牺牲眼前的GDP和财政收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搬迁关闭30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28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已全部关闭,去年11月,迎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会议的召开。
工业企业怎么搬?腾出来的土地做什么?从鼓楼老工业区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示意图上看,产业发展重点一目了然,赤橙黄三大色块,其中现代物流占9000亩,现代市场(八里家居中心)占2000亩,生态宜居占10700亩。
在中山北路原徐州橡胶厂地块,三胞集团和省人民医院与我市共同建设的北区股份制医院,桩基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该医院占地108.8亩,总投资达8亿元,将建成一所高水平、国际化、有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
在孟家沟片区,记者看到北方氯碱、中轻海鸥、天富化工等大中型化工企业也全部搬迁关闭,连片的厂房已被夷为平地。据介绍,这里正在规划建设中巴商贸合作淮海国际智慧物流园,该项目已列入江苏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国家丝绸之路物流大通道建设项目。
目前,鼓楼区正在充分依托综合交通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推进物流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将北三环物流产业集聚带打造成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上海郑明、广东金泽等知名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这一市场,徐州大物流在北三环呼之欲出。
在现代商贸方面,徐州新地标苏宁广场实现封顶、总投资46亿元的和信广场一期开业,总投资30亿元的鼓楼广场完成商业基础工程,此外还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在快速推进。
在文化旅游发面,鼓楼区大力度、高标准地推进龟山景区、九里山风景区、龟山民博文化产业园、老牌楼历史文化街区和淮海文化产业园、创意68文化产业园“三园三区”的规划建设和提升工作。龟山民博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与淮海文博园良性互动、错位发展,已形成南有淮海文博园、北有龟山民博文化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协同发展 人民生活“新厚度”
1月8日,走进鼓楼区小朱庄安置房雅园社区,扑面而来的是开阔、通透的大气和闹中取静的安逸。一排排簇新整洁的楼房,坐落在葱茏的绿树之中,健身设施、幼儿园、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棚改小区。
坚持科学规划、多元投资、区街联动、分步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鼓楼区在主城区率先拉开棚户区改造的大幕,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与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举全区之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这一惠民工程,把区块好的位置、配套成熟的地段用于建设安置房,让昔日棚户区变成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管理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打乒乓球、练太极、下象棋、练书画……记者在鼓楼区文体中心看到,居民们在这里享受着休闲娱乐带来的快乐与惬意。2014年,鼓楼区投资2200万元,在全市主城区率先建成文体中心并已向市民开放,龟山民间博物馆区主馆,也在前年国庆前夕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集民间藏品展示、鉴赏交流、保护传承为一体的民间收藏聚集区和文化会客厅。
三环东路、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三环北路高架快速推进,徐运新河东西道路建设完工,天齐北路、平山路整修一新,总投资2.6亿元的下淀立交桥扩容工程全面竣工,困扰北区市民的一个个“卡脖子”路成为历史,城市北区形成了“九纵八横”的交通骨架网络。
鼓楼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是一个系统创新。鼓楼区“鼓楼老工业区”搬迁办公室主任姜绍良介绍说,“要通过鼓楼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现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力争把鼓楼区老工业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发达、城区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转型发展先行区。”
今年10月,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将建成通车,鼓楼将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被高架快速路包围的主城区,徐州“城区北部改造提升”将再添一个腾飞的翅膀。
“作为全市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大的城区,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实施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更新建设、产业项目引进,一项一项稳步推进,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鼓楼,成为全市转型发展变化最快的城区。”1月8日,谈到“城区北部改造提升”工程的建设,鼓楼区委书记王维峰告诉记者。
有道是: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只要我们一直在改变,乐居北区就不会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