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魏宁
这是一个年轻的社区,成立不足3年,住户5460户,18000余人;这是一个年轻的党组织,下设两个支部,党员80名;这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团队,探索实践“家庭式党建”工作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云龙区黄山街道绿地北社区以党建统领作为核心原则,以扩大参与作为工作重点,以协商治理作为根本方法,以智慧服务作为项目任务的多元善治新格局,努力将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创新服务的特色优势。
党组织活动开辟新阵地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区域一个特色。
绿地北社区党总支按照社区原有的12个网格划定党员责任区,以点带面地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党员的感染力。
如何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至每个家庭?社区党总支探索实践实施“家庭式党建”工作法,将党员家庭建成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新阵地,实现了党组织联系不断线,管理教育不断点,心灵沟通不断情,创新实施“四进”,即:党员教育管理进家庭、党建活动进家庭、党员服务党员进家庭、党员服务群众进家庭。
社区党总支精心优选了水平高、热情高、威望高、觉悟高并在社区党员群众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老党员,在其家中开设“家庭微党课”,通过讲过去的故事,谈做人的道理,论行事的原则,将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传统作风、宝贵的经验做法、超群的人生智慧融入到对社区党员及群众的每一次的讲授、每一次的分享。
社区党总支还建立“社区红人馆”,定位社区夫妻双方均为党员、父母子女两代均为党员、祖孙三代均为党员的特殊家庭。相继组织开展“七一我与党旗合张影、让社区党员更有存在感”、“忆峥嵘岁月——记党旗下成长的我照片展”、“党总支书记听我说”等主题活动,真正让社区党员身份亮起来,身影“动”起来,优势“显”出来。
针对社区病重、困境老党员,社区党总支在竭力为其争取政策帮助和节日慰问的基础上,设定“5分钟关爱圈”,即建立五分钟可到达病重、困境老党员家中的社区党员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爱机制。
社区党总支充分意识到借助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增强社区内生动力的重要性。通过在社区内进行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成形、成熟,来精准对接社区居民的多样需求,最大化地达到居民自治。目前绿地北社区拥有社会组织24家,涵盖了10大服务类别,120个精细化服务项目,使得绿地北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专业、高效、优质的服务。社区党总支还将辖区的服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居民按需点单、党组织分类下单、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依岗接单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用好用活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私人定制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
激发社区建设新活力
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是如何让党员发挥作用,让群众获得实惠,让社区管理科学。
绿地北社区以“家庭式党建”工作法为引领,巧妙破题。结合社区实际,绿地北社区党总支将建立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即对社区建设发展、治理服务有特殊贡献的居民、党员、组织等给予“绿地北荣誉勋章”。对于光荣勋章持有者将终身享受社区共建商家、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提供的优惠待遇。诸如全年物业费用的减免、每年一次的全面身体检查、大病重病的医疗救助、生日上门祝福、子女入托入学的照顾等。
与此同时,社区研究决定成立绿地北社区公益爱心基金,通过爱心的传递、善意的累积,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所需、困难人群帮扶救助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同时,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成员代表成立了社区公益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对爱心基金实施动态管理监督,并在每一季度张贴爱心榜单,公示捐赠人员。截至目前,公益爱心基金共收到来自社区党员、群众近千元的爱心捐款。
绿地北社区党总支通过“家庭式党建”工作法、公益爱心基金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科学、便捷、高效、实用的社区服务群众新机制,将居民关心、关注、关切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转化成工作的着力点、创新点,使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成为社区群众“温暖的家”、“贴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