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王珊 牛广辉
“土路曲难行,老屋夜吹风”是铜山区单集镇英山村写照,如今,村里不仅经济发展了,还开办了城里才有的大超市,建起了农村婚丧议事堂。今年全市精准扶贫开展以来,该村在结对单位“精准施策”帮扶下,经济造血与文明乡村构建并重,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英山村地处偏僻,由于交通不便,村经济非常薄弱,至今全村仍没有一个村办集体,多少年来,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为振兴集体经济,结对帮扶单位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在帮扶之初就积极联系,定规划、找项目,并多次派人深入调查。今年初夏,该局听说周边村有个叫李奎的回乡创业能人,便主动与他联系,一方面鼓励他积极为家乡建设出力,一方面主动帮扶寻求政策支持。
经过努力,最终达成建厂协议——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一个新型垃圾盛装袋制造厂。目前,工厂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初将投入运营。工厂建设后,可为当地增加300多个就业岗位,并实现年创利税200多万元,不仅能振兴村庄的集体经济,而且改变了村庄没有工厂的历史。
为增强村庄的造血功能,帮扶单位决定对接农业新业态,帮助英山村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生态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土地流转,从村民手中筹集土地1000亩,建设了800亩太空农业高效种植基地,打造徐州专业化的农产品种植品牌,抬高村民致富台阶。还建设了200亩大蒜种植园,发展适合村庄及土地结构的经济作物。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未来。该局投资30万元与苏果超市联合在村庄中心建设一个便民超市,同时对接网络,开办“网上农庄”,借助当地特色,推动本土“农特产”网上销售。
发展让乡村更文明。该局还开建了一个大型的农村婚丧议事堂,推行新型婚丧嫁娶办法,引导村民逐渐接受外部文化。在此基础上,把村民医疗服务系统搬入基地,与超市、议事堂、网上农庄一起组建一个集购物、民俗、医疗、文化于一身的村庄文化中心。目前,中心的地址已选好,前期6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到位,年底即可开工建设,2019年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