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徐纪风 “清风徐徐、能量满满”、“重视程度高、执行力度大、工作措施实、阶段成效好”。2016年6月30日,中央作风建设督查组在调研督查我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对我市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作风建设已成为我市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 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重大政治任务,教育、制度、督查、问责多管齐下,始终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新风正气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反映一般干部问题信访件同比下降48%,反映农村基层干部问题信访件同比下降38%,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头雁”效应彰显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掷地有声 风成于上,习化于下。市委坚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的战略,将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既示范带动又强力推动,在全市营造了上下同心、协力齐抓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的良好态势。 市委中心组带头集中学习中央和省关于作风建设的系列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八项规定和作风建设,带头严格执行规定要求。坚持把贯彻作风建设要求作为严明党的纪律的重中之重,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作风建设。结合我市深厚汉文化底蕴,打造“汉风廉韵”廉政文化品牌,提出作风建设“约法三章”,督促领导干部养成“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良好作风;在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项中积极倡导文明、节俭的良好风尚,要求做到“六不准”;针对“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严明“九个一律”禁止性规定。今年以来,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各类文件同比减少了54.17%,市级机关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6.75%,市级机关公车运行费用同比下降38.54%。 突出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为基层部门放好样子、做好表率。对涉及领导干部因公出访、学习考察、参会、接待等制度规定进行梳理,编制“口袋书”供领导干部学习掌握;把作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任前“必考”、述职述廉“必述”和党校主体班“必学”的内容;把作风建设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重要内容;举办全市反腐倡廉专题学习班,让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近年来,先后对丰县、徐州物资集团等地方和部门单位8名处级领导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睢宁县睢城镇纪委书记等9名纪委书记被问责。明确要求问责不因领导干部岗位变动而免于追责,实行责任追究终身制。贾汪区耿集办事处违规配备超标公务用车,对时任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现任区水利局局长进行追责,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沛县魏庙镇计生站公款吃喝打白条,对前后分管的5名镇领导干部给予党纪处分。 挺纪在前持续发力 查纠“四风”一寸不让 作风背后反映的都是纪律问题,正风必须肃纪。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经常性重点工作,严肃执纪,寸土不让,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办法》,坚持完善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联合督查机制,坚持重要时间节点必访、信访举报必查、违规问题必究、责任人必处、分管领导必谈。将科技化手段引入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利用数字城管系统实施监控抓拍,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核查。2016年春节元旦和“五一”端午期间,发现并查实公车私用问题6起,10名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全市共查处违规违纪问题252件,党政纪处分171人。 紧盯“四风”问题新问题新动向,持续开展专项整治。针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化整为零现象,抽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参与检查并进入酒店现场取证,查处了一批分批次、多地点大操大办问题,近期通报的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中,有4起党员干部大操大办案例。针对公款吃喝由“地上”转入“地下”,从今年7月开始,在全市开展违规吃请和公款吃喝专项整治工作,通过突击审查财政凭证中招待费报销票据、接待公函等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超标准接待、变更科目公款消费等违规违纪问题。泉山区苏山社区工作人员用社区报刊征订结余款支付聚餐费940元,3名社区干部被给予党政纪处分。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市纪委明确要求,对于今年1月1日以后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原则上都要通报曝光。29起典型案例案件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23起全省通报,释放纠“四风”不是一阵风的强烈信号。市纪委加强督促督导,实行定期报告通报曝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有关情况制度,对通报曝光频度较低的地区,及时督导。将通报曝光工作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对个别工作不力地区通报批评并扣减分数,推动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成为工作常态。 亮剑基层腐败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肖耀民,鼓楼区九里街道办事处拾东社区党委书记,收取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拆迁补贴资金10万元,将其中4.5万元与他人私分,同时占用集体土地建房长达5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近日市纪委通报的10起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之一。 自2015年8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强化严督严查,实施精准执纪,用强有力的纪律保障,畅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市纪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实行“四账工作法”,建账清底数、对账明责任、查账督进度、销账看结果。对矛盾突出、问题严重、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实施挂牌督办,限期办结,推行市纪委常委联系点制度。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挂牌督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272件,党政纪处分283人、组织处理78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通报典型案例70起93人。 严肃查处“小官巨腐”问题。查处沛县房产服务中心产权股股长王磊受贿480万元、县房管局原党组书记刘林生受贿510余万元、原局长邵安华受贿230万元案件;查处铜山区柳泉镇粮油管理所所长王立军贪污公款153万元、挪用公款2000余万元案件;查处云龙区征地拆迁领域套取国家补偿款系列窝案,涉案金额近500万元,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在严惩震慑“蝇贪”的同时,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丰县首羡镇荏李庄村原支部书记渠慎元、原会计刘进超、原青年书记渠慎江、镇原民政助理王敬4人因私分扶贫款、虚报套取债务化解资金等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首羡镇14名镇领导干部因失职渎职被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 以中央环保督察组下沉督察指导和“政风热线”省市联动直播走进徐州活动为契机,市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导问责,着力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工作不负责任、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问题,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共问责追究96人。在中国徐州网公示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件66件,立案处罚34件,约谈40人,免职11人,问责35人,责令整改37家,关停企业69家。 完善机制标本兼治 释放制度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针对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特点,市纪委加大治本力度,深化相关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用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徐州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严执行“一客三单”和 “五级审核”等制度,有效压降公务接待费用。出台《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的十条规定》,严格会议审批程序,进一步压缩大型会议数量,多运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组织开展文件简报专项清理整顿,严格执行简报报备规定,全市上报简报数量由143份核减到13份。 严格把好领导干部因公临时出国出境审批关,出台公务机票购买管理改革有关规定,对无实质性内容、照顾性安排的一律不予审核审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数、人数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13批132人次。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我市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清理整改工作和清理“回头看”活动,防止清理成果变相流失。全市共清理腾退办公用房14.3万平方米,其中7.4万平方米已统筹调剂使用。出台《徐州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按照 “统一产权管理、统一分配调剂、统一装修维修、统一经费申报、统一组织实施”“五统一”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四风”问题一旦反弹必将失信于民。全市各级党委、纪委将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驰而不息,巩固深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美好徐州提供坚强有力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