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徐州老年大学 坚持科学发展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年有创新,年年有发展,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学校已建有47个专业,78门课程,200个班级,在校学员9700余人次,校外活动站3700多人次,已毕业学员 60000余人,为全市培养了一批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新时代老人。在课程设置上,采取了传统与现代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既有书画、文史、诗词、中医养生、太极拳、声乐、戏曲、二胡、古筝等传统文化课程,也有英语、电脑、智能手机、会声会影、钢琴、电子琴、萨克斯、摩登舞等现代时尚课程,充分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各类精神文化需求。 学校的环境日益改善,基本建设稳固发展。教室已全部装有空调,配备了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新建了学校信息化平台,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三幢古典式教学楼与云龙公园的楼台亭阁融为一体,绿树掩映,四季有花,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已成为徐州一道流光溢彩的亮丽风景。 坚持改革创新 教学改革日益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我们从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入手,全面推进教师、教学、教研、教材、教改等“五教”工作,确保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学有优教、教有良法。学校还创建了教学部和班主任双轮驱动的教学管理体制,二者互动并进,形成合力,有效推动了教学工作。一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备教师人才库,改善师资结构,提升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越来越强。目前,学校有教师86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不少教师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二是创新课程设置。坚持以学员为本,按需设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受到广大学员的普遍欢迎。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推广“实践、实验、实景、实用教学法”,采用自主灵活、研讨、交流等方式搞好教学工作。四是抓好教研教材工作。学校成立了多个学科教研组和教材编审组。全校已有自编教材17套,讲义23本,有的教材还被兄弟老年大学采用,有6部教材选送全国参展。其中,《中华诗词教学》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五是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徐州老年大学是老年人才的摇篮,特别是书法、国画、诗词、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更是人才济济,全校有60多人为“国字号”会员,有1500多人成为省市级各类专业协会会员。诗词班学员周遐孚,2013年受聘为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并授予荣誉院士职称。同年6月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授予大不列颠百科艺术家荣誉称号。校艺术团健身舞队先后8次荣获全国老年健身秧歌大赛一等奖,校舞蹈队《夕阳放歌》节目曾应邀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出。学员创作的作品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屡屡获奖,不少老年学员还举办了个人展览,出版了小说、文史、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集。最大化实现了人生价值,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时尚老人。 坚持“开门办学” 不断完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办学教学体系 多年来,我们坚持“开门办学”,加强指导服务,形成了三个课堂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办学教学体系。一是抓好课堂教学,优化第一课堂。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开展创建精品课活动。近年来,评选出诗词、电子琴、花鸟画、拉丁舞等一批精品课程,对整个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示范推动作用。二是抓好社团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校成立了书画研究院、艺术团、诗词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旅游文化学会、舞蹈队、京剧团等社团。教学部还建立了20多个专业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学员学习和文化生活。三是建设校外活动站,拓展第三课堂。目前,校外活动站已达99个,成员3700多人次。这些活动站像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市区各个角落。活动内容涉及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科技卫生等多个方面,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范围遍及整个市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创了老年大学“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新模式。广大老年学员走出校门,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艺传播给社区居 在丹桂飘香、枫叶似火的美好季节里,徐州老年大学迎来了建校30周年的喜庆日子。徐州老年大学创建于1986年10月27日,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艰苦创业,勤俭建校,改革创新,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老年教育办学之路。30年风雨历程,银发炫彩;30年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今天的徐州老年大学已成为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多学科、多功能的老年学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老年学员视为增长知识、老有所乐的殿堂,陶冶情操、安度晚年的家园。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张晓林会长来校考察时说:“徐州老年大学以‘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闻名遐迩,特别是创建开门办学新模式,反映了徐州老年大学领导班子有眼光、有远见,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一些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领导、专家来校参观,对我校一、二、三课堂协调发展的办学经验和做法与效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办好校外活动站融入社区、服务社会,形成开放型“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对于创设城市老年大学“开门办学”新模式具有典型意义。我校先后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届敬老文明号”和“江苏省老年大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本省乃至全国老年教育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为徐州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群众,并吸引大批老年朋友融入社区,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建设。全市的公园、广场、社区到处都活跃着我校银发学子激情活力的身影,成为我校办学一大特色和亮点,被《老年教育》杂志誉为“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给予广泛宣传。 坚持校园文化建设 凝聚教育精神力量 我们始终把文化作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根基和灵魂。以文兴校,以文惠老,开展了“社会文明进校园、校园文化进教室”系列活动,全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老年教育文化含量。一是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确立了“学养相济、乐为结合、参与发展”的办学理念;树起了“尊师、爱校、善思、有为”的学风;润育了“爱老、敬业、严谨、谦和”的教风;形成了“重德、乐学、创新、和谐”的良好校风。二是建设环境物质文化。坚持办好校报、校刊、校园网站、电子屏幕、课间广播站等传播媒体。建立了教学展厅、画廊、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更新了电化映像等设备,使教学设备升级换代。修订了校徽标识和校歌,使校园处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从而凸显了文化品位。三是加强法制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徐州市老年教育条例》,并多次修订校规,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坚持严谨管理和人文关怀统一,注重宽严适度,刚柔相济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有序运转。四是活跃节庆展演文化。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学校各级社团为主力,开展多样化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并深入到社区、部队、养老院,演出活动丰富多彩,常年不断。自2013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安排大中小型文艺演出、作品展览、讲座研讨、交流观摩30余场次,上演节目120多个,参展作品1000多件,并邀请兄弟校、大中小学师生、社会群众参加,与会者达数千人。学校每年组织参加全市的文艺比赛活动、广场大型演出活动及节日庆典活动,展示才艺,银发炫彩。校艺术团队多次参加市政府“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招商会演出,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我校还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抓一代,促两代,带三代”的楷模。学员通过老年大学熏陶和培育,融入社区,服务社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承中华美德的生力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坚持科研先导 服务教学的理念,成绩斐然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专门成立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会,建立本校师生、管理人员和外聘专家组成的科研队伍,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近年来,学校承担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相关重点科研任务,参加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连续三届荣获优秀组织奖,多篇论文在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奖,许多文章还在《老年教育》《中国老年报》等报刊上发表。2015年,我校主编的《老年大学教学理念与实践创新》一书,受到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好评,被全国20多所老年大学选用。 坚持加强内外交流 办学视野更加开阔 多年来,我们不断汲取全国各地的新经验新做法,丰富自己的办学思路。目前,我校与全国100多所老年大学建立了信息与资料交流联系。先后接待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山东、四川、浙江、安徽、湖北、贵州等全国60多所老年大学来校参观交流。接待了法国、德国、 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代表团来校访问参观。我校也组织艺术团到奥地利、德国、韩国等国家访问和演出比赛。展示了我校教育成果,宣传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促进了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如今,徐州老年大学已成为我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回顾徐州老年大学30年来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始终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前提。自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年教育规律,紧紧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把为老年人服务作为中心工作,坚持将学校建成老年朋友学习知识的场所、健康温馨的家园、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纽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推动学校沿着健康正确方向发展。 (二)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大力支持,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建校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领导力量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领导曾多次到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对我校发展壮大给予引领方向和提供保障;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也给予了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办学模式,为学校的发展构建了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是办好老年大学的保证。30年来,我校坚持领导干部加教育行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届又一届热爱老年教育、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校领导班子和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稳步推进学校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我校在加强“五支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精心打造一支 “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熟练掌握现代信息的宣传队伍和承上启下热心为学员服务的班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员工素质和学校综合水平。学校聘请的教师,都是学有所长、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他们精心教学,诲人不倦,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深受老年学员欢迎。30年来,老年大学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重德、乐学、创新、和谐”的良好校风,始终薪火传承,发扬光大。 (四)积极探索和开拓创新,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动力。30年来,我们在干中学,学中干,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创造性开展工作,获取了可喜业绩。我们总结了教学部和班主任“双轮驱动”的教学管理经验,使教学管理高效有序,成效显著。开创了老年大学“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新思路,完善了“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办学教学体系,为学校持续全面发展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多次修订学校规章制度,使学校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学校积极鼓励老年学员,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把所学的知识、新技能传播到千家万户和广大社区,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贡献。 回眸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们为昨天的奋斗感到无比欣慰,对明天的前景充满信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针,遵循“学养相济、乐为结合、参与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和谐发展的学校精神,借鉴国内外一流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全国一流老年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