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饮食那些事

 

作者简介
王文正,徐州人,徐州日报社退休记者、编辑,现为徐州彭祖文化研究会顾问、市烹饪协会高级顾问、徐州技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徐州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饮食文化发展史,我在研究中发现,徐州的发展,总是和饮食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中国烹饪协会名誉会长 胡平

◎对徐州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和文化大市来说,《徐州饮食史话》的应运而生,正是《徐州日报》以文化产品对于这座城市的贡献,也是彭城对于中华大文化的一份贡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刘明

◎作为一个专业从事餐饮文化工作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我很乐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该书。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柳

“开门依然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社会无论怎样发展,“吃”总是件头等大事。对此,《徐州饮食史话——大彭烹事录》(上、下)作者王文正先生是这样说的:“吃饱了,心不慌了,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事,促进了社会进步与文明,所以吃是件伟大的事情。”

说起来,咱徐州人真是很有吃福。看了王文正先生的《徐州饮食史话》,你就更会明白,徐州的饮食,可不仅仅是眼跟前、餐桌上的这些美食之味。

若不考虑体例,王先生的《徐州饮食史话》,更像是一部徐州饮食文化的“通史”,全书从彭祖始起,止于当今,中无断代,详尽记叙了徐州饮食文化的千姿万象。1262页,140万字,上、下两册,凝聚了王文正先生7年的心血。

作者简介里,写着这位徐州老人的心愿:为结束徐州没有一本翔实的饮食文化史料而努力撰著此书。著名饮食文化学者赵荣光教授为本书的题辞亦有收录,曰:“穷本溯源 本正源清”。

一 “老人儿”

作为徐州文化界的一位“老人儿”,王文正先生深深热爱着家乡这片土地,他陶醉于这里历史文化的深厚博大,更对其饮食文化情有独钟。对先秦诸子百家、宋金元明清戏曲文学、佛学与法学的涉猎,以及在现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诣,也让他对饮食文化的探索游刃有余。

喜爱研究饮食文化,但王文正先生的职业与餐饮业却没啥直接关系。在徐州日报社做记者的时候,他负责的“新闻口”正好是餐饮业。再忆起这些,老先生笑言,也许就因为工作经历,让他与饮食文化结了缘。

冥冥之中的结缘,说着简单,这背后,王文正先生可是下了大功夫了。赵荣光教授题送的“穷本溯源 本正源清”几个字,让他特别感慨和感动。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徐州尚无一部史料翔实的饮食文化书籍,这让他一直都有编写此书的想法,而最终促成他开始着手尝试的,是他听人说起上世纪40年代,徐州文兰若先生曾有《东坡食谱》和《大彭烹事录》手抄稿本,可惜焚于“文革”之中,且成了空口无凭的遗憾,“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他于是正式开始构思这部《徐州饮食史话》。如在浩瀚书海中打捞着“绣花针”,他广泛搜求,细致梳理,辩证思量,仅《徐州饮食史话》书后所列参考文献就有206种之多,可分为历代正史、稗史、佛史、道藏、诸子百家,与徐州相关的地理书、农书,历代百草、诗词、传奇、杂剧,等等。

看到王文正先生走路时步履蹒跚的样子,像是受着病痛之苦。问起来,他回答说:唉,我这腿,也是这些年忙这书累的。书作煌煌140万字,长时间的伏案除了引发了严重的颈椎病,他的双腿也因过度久坐而染病。但苦于资料有限,有时他还得忍着痛,四处搜寻古籍和实地考察。

二 “老味儿”

徐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里是烹饪与养生鼻祖彭铿的故乡。在彭祖时代,被誉为“天下第一羹”的雉羹,“天下第一菜”羊方藏鱼,让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愚昧时代,从此走向文明,并形成了一菜一汤一主食的饮食格局。

而在今天的徐州,古老“雉羹”的一脉浓香仍在,每家早点铺几乎都会做的“饣它 汤”便是它了。可以说,徐州深厚的饮食文化,不是飘浮在古老的书页里,也不是活在今人的想象中,它越过千年,活色生香,亲切到在百姓日常的一汤一菜中便能尝得到。

《徐州饮食史话》首先对烹饪鼻祖彭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其饮食、药膳、养生等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在书中,作者梳理了彭祖汤羹从徐州到各地的传播,并探索了徐州饮食文化在汉代西移、南传的情况。王文正先生指出,虽然饮食文化是一种流动性与交流性很强的文化现象,但从历史与民间饮食角度来看,几乎每个地方都能找到饮食文化的主流,以徐州为例,其饮食就为楚文化属性。楚民俗文化表现为尊凤崇日、酷食辛辣,而徐州楚人还有尊东重西、尚武善斗、能歌善舞、嗜好酸甜及异味食物的习俗。

千百年来,五毒菜、辣子鸡、辣汤、青椒鸡蛋、椒子酱……这些流行于徐州的辛辣汤菜,都是传承自楚国饮食文化。不仅如此,后世出现的新式菜品受之影响也很深。如《荆楚岁时记》中所记“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这个“五辛春盘”就是五毒菜。现今的徐州百姓人家,或是徐州的大小餐馆,“凉调五毒”也仍是一道受欢迎的小菜。

古城徐州,先贤留下佳话无数,这也成就了饮食文化的丰厚和丰富。在徐州当过父母官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据王文正先生介绍,《中国苏轼年谱大宴》一章便是全书的亮点。研制和编写时,他参阅了苏轼的各种文集与其它古籍,以苏轼年谱为序,发掘多地与苏轼有关的饮食,并请来徐州名厨刘金明把340道菜点按年谱和地点,整理出制作工艺,填补了苏轼饮食文化研究的空白和缺憾。比如,苏轼《送参寥师》里关于“糖酸里脊”的笔墨,格外引人入胜:“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没想到,宋时的“糖酸里脊”已经是这般香酸味美了。

三 “老事儿”

《徐州饮食史话》还记录和介绍了古徐州的许多食风食俗,虽然有些已经是今天的人们难以理解和想象的了,读起来却也新鲜有趣。

比如,徐州民间曾有个老讲究,就是招待客人时,不准在家里刮釜(锅),因为刮釜就等于逐客。这个可不是谁杜撰的,《史记》上有记载,蔡东藩《前汉演义》则讲得更清楚——话说,刘邦在没当皇帝的时候,与一群小朋小友在沛城武妇老妪处喝酒吃羊杂,又在王媪处赊了牛杂,吃饱喝足四处游玩。待到日落西山,腹中饥饿,刘邦又带着一帮朋友跑去他大哥家蹭饭。刘邦的大嫂子见他们来了,烦得不得了,只拿出了些咸菜和小米饭。一群人吃到半饱,就听见厨房里铁铲子刮釜的声音,这就是告诉他们锅里没饭了。刘邦无奈,只好与众弟兄到外面去打秋风……时过境迁,如今请朋友来家里吃吃喝喝的,是太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谁会留意厨房里是否传来刷锅的声音呢?

当然,还有些事,也可以穿越般地度过了上千年的岁月,依然没有丝毫违和感地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空间里。比如,伏羊节这个民俗节日,如今在全中国大概只能在徐州能看到了,这可是源自汉代的食羊遗风,且与神农氏、祝融、彭祖有关。再比如,汉画像石《饮宴图》,古拙的画面上清晰勾勒着古人烧烤美食的情景,那画面放在今天也能让吃货们眼前一亮——烤羊肉串,竟然赫然在列。

在《鏊子、烙馍与煎饼》一节,虽然是烟火气浓郁,但种种来龙去脉均有详细考证,虽然时代久远,但字字句句却都有出处,即使引用有民间传说,作者也未敢擅做些“合理想象”,一派老老实实的治史态度。生动形象的民间语言点缀其间,让人读得轻松愉快——“徐州妇人烙馍特点与绝技有一民谚版本:‘一斤面能烙三十三,薄如纸,轻如烟,火柴可点着,吹气飘上天。吃时用力拽,咬嚼两颊酸,卷上蝴蝶馓,好咬好吃好嚼咽’。”

“‘给我来五元钱的’,‘我三元’,‘我两元’,声音此起彼伏。麻老歪只管切菜,包菜;‘小破’只管称秤,收钱。当黄昏来临,乌鸦站满了路灯电线,‘小破’点起煤油灯继续营业。时至七点半左右,熟菜全部卖完,收摊走人。这时其他熟菜摊才能开始动秤见利……”——在上世纪30至50年代初,“麻老歪”熟菜是徐州城里大名鼎鼎的熟菜状元,可谓孺妇皆知。本书中也有关于“麻老歪”的篇章,生动质朴的叙述,会让老徐州们读得心领神会,意兴盎然。

除却舌尖上的酣畅,有一些饮食记忆是会伴随着逝去的时光,留存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些与美食,与故乡有关的人生片断,总能在每一次忆起时,化作一种味道,升腾并充满了你的整个心灵。对于徐州人来说,这就是徐州的味道。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12-23/37989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