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魏宁 巍巍雪山寄壮志,大漠戈壁印豪情。 三年来,我市第八批援疆干部与奎屯各族人民一道,全身心投入奎屯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开创了叫响全国的“四化”援疆模式。 从“徐州人”到“奎屯人”,三年来,援疆干部抛开父母情、夫妻情、儿女情,把主要精力和心血汗水无私地奉献给了奎屯各族人民。 4000多公里的距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承载了蛰伏在第八批援疆干部心底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援疆之歌。 创造多个“第一” 12月20日,奎屯市举行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工作表彰暨欢送大会,这标志着我市第八批援疆工作圆满完成。 三年来,援疆干部与奎屯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在奎屯这片热土上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大风歌,创造一个又一个值得骄傲的“第一”:率先成立代建中心,率先推行跟踪审计,率先实施“三个对接”,率先启动集中开工,率先竣工民生项目,率先前移招商窗口,率先落地产业项目;第一个召开全省援疆现场会,第一个开通航班,第一个举办民族夏令营,第一个举行旅游推介会,第一个拍摄电视剧,第一个两地联办直播中秋晚会,第一个成立援疆健走团;产业合作投资额全省第一,亿元以上项目落地第一,工程项目获奖全省第一;唯一获国家3A级文明标准化工地,唯一被央视三次专访…… 三年来,我市共投入援疆资金3.73亿元,优先安排了疾控中心、第六小学、社区医院、农贸市场、畜牧养殖基地等民生项目,以及具有造血孵化功能的徐奎创智大厦和中小微企业园等重大项目,促进奎屯市城乡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各族群众切身得到了援疆带来的实惠。 发展中的“徐州印记” 援疆干部坚持把产业援疆作为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和挖掘徐州的产业、技术和人才、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变“输血”为“造血”。 三年来,徐奎两地先后举办产业合作对接会40场次,组织近300家内地企业赴奎考察,开通了徐州—乌鲁木齐航班和徐-奎-欧货运专列,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徐-奎-欧”经贸合作协议》,助推奎屯-独山子开发区成为“五个千亿产值”开发区之一。 徐州天虹集团、江苏金晟集团、山东郑佰集团纷纷落户奎屯,今年将全部投产。3家纺织企业总规模将达到470万锭/年,总投资156亿元,年产值18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万多人。奎屯一跃成为全疆第二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园之一。 依托徐州雄厚的人才优势和培训资源,帮助培养培训各类干部人才。三年来,我市创新编排干部人才援疆项目143个,投入资金2034万元,组织赴徐州培训班次96期、选派2160人外出培训,请来专家520余名、就地培训30000余人次,项目数量、质量、资金等均创奎屯历史新高。选派135名招商、规划、公安、教育、卫生等领域业务骨干到徐州市党政机关挂职锻炼、跟班学习,选派9批307名中青年干部、高层次人才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学习,使当地干部人才能力素质短期内明显提升,在奎屯、伊犁自治州属首次。 特别是G30徐奎红领巾民族团结夏令营、“候鸟式”招才引智计划、“大汉之源”汉文化西进行动计划、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徐州行等项目特色鲜明、均属首创,干部人才援疆工作处于全州前列。民族团结夏令营受到全国关注,中央领导先后予以批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批示:“各类媒体要发现宣传这样的好典型,使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深入人心。” 奎屯人民的“儿子娃娃” 援疆干部把奎屯当作自己第二故乡,甘当奎屯人民的“儿子娃娃”,广泛宣介徐州文化和奎屯文化,当好“徐奎一家亲”的使者和纽带。 三年来,援疆干部自觉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凝聚援受合力。推进旅游合作,徐州—乌鲁木齐航班2014年实现直航,徐州新疆伊犁专列开通;徐乌两地大型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徐州—乌鲁木齐旅游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伊犁旅游展销中心在徐州成立,2016年4月魅力奎屯旅游招商推介会暨徐州淮海经济区第6届旅交会在徐州举行,徐奎两地旅游合作迈上新台阶。 推进文化交流,与央视合拍电视连续剧《解忧公主》在央视热播,进一步宣扬了汉文化的魅力和新疆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江苏文化援疆的标志性项目。推进结对帮扶,助推“访惠聚”活动,先后有124家单位带资金、带器材、带技术、带温暖来到奎屯;推进“一村一社区”联系点工作,将联系点打造成奎屯市廉政建设、基层党建、书香文化、电子商务、民族团结、就业富民第一社区;组织开展“我有一个徐州妈妈”“手拉手、心贴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系列活动。 三年援疆路,一生徐奎情。即将踏上返徐的路途,援疆干部们纷纷表示:奎屯永远在我们心里!我们珍惜这份深厚友谊,不会忘记这片热土,将更加关注奎屯、宣传奎屯、祝福奎屯,奎屯永远是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