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化奎 薛以伟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三个作用”,推动“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再上台阶新目标定位的提出,为徐州地方院校新一轮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对深化地方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基于徐州经济建设发展迫切需要应运而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建校以来徐州市委市政府便持续给予了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发挥“三个作用”,徐州工程学院不但应勇于担当,而且应有突出的表现。 一是要找准深度体现学校定位的发力点。高校定位问题是高校发展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及其发展方向。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徐州工程学院在“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立足徐州,面向江苏,发挥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服务区域和国民经济主干行业,大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把这一发展定位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找准实现学校发展定位的发力点。省委对徐州市发展的最新定位,为落实学校发展定位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并为其找准发力点开启了新思路。为此,要从地方院校在更好发挥“三个作用”中的独特地位这一聚焦点出发,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立足地方办学,积极探索与地方发展有机结合的学校发展之路,是地方院校的战略选择,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地方院校一般会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力求使人才培养做到供需对路、学用一致。徐州工程学院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提出,要发挥徐州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要围绕我省支持苏北全面振兴和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打好地方牌、行业牌和应用牌,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匹配建设,使学校主干学科专业对应地方支柱产业。当下,随着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这一新目标定位的提出,徐州地方院校需要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等,以便更具弹性地动态跟进徐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高校不单是知识教育的传播地,其对社会的发展富有服务和引导的责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徐州地方院校在发挥“三个作用”中要勇于担当,实际上也是推动学校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与必由之路。哈佛大学校长博克在《走出象牙塔》中曾说:“现代大学要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为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服务。这种大学使命的确定,促使大学必须直接介入社会并与社会保持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更加关注自身应对社会负有的更大责任,通过改进大学内部的工作从而对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句话对地方院校介入当地社会发展并由此建构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犹有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