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凸显,主要指标增速逐季上行,发展态势好于全国、全省 |
◎徐州日报记者 黄启源 1月25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徐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凸显,主要指标增速逐季上行,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增长动能有所增强,发展态势好于全国、全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8.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增幅分别快于全国、全省1.5和0.4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0.9和0.2个百分点,总量继续居全省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9%、第二产业增长8.7%、第三产业增长9.1%。人均GDP达66845元,增长7.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万美元。 经济发展态势稳中趋升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2016年,我市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113.93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快于上年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10.33亿元,增长9.8%,快于全省2.1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升1.3、0.8和0.3个百分点;行业增长状况良好,37个行业大类中有33个同比正增长,27个行业增速同比回升。前十大行业产值增速同比“八升二降”,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增速同比分别回升21.1、15.2、13.5、12.9、12.5、8.4、2.9和1.7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长态势较好。2016年,我市服务业贡献率首次过半,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快于GDP0.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1.0%,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7.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规上服务业收入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5.0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16年,我市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52.65亿元,首次跨入千亿元大关。粮食生产继续丰收,2016年,全市粮食产量达46.92亿公斤,实现“十三连丰”。畜牧业行情形势稳定,全市生猪出栏559.28万头,家禽出栏2.55亿只,分别增长5.8%和0.6%;羊出栏388.90万只,下降10.8%。设施农业面积稳步扩大,当年新增10.6万亩,总量、占比继续居全省首位。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7.33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快于全省5.0个百分点。一是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5.4%,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66.7%,直接拉动投资增长8.3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明显好于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549.13亿元,增长16.8%,增速同比加快16.5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三是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951个,同比增加378个,完成投资额增长32.7%,拉动全部项目投资增长13.4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58个,同比增加233个,完成投资1417.07亿元,增长13.7%。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201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9.39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015.72亿元,增长17.0%,增速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新增存贷款创历史新高。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495.31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3620.21亿元,同比增长17.9%,高于全省增幅2.4个百分点。当年新增存款、贷款分别为748.30亿元和550.0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97.38亿元和204.96亿元,创历史新高。 外向型经济增长较快。2016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同比提高25.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52.54亿美元,增长19.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8个百分点,两项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06亿美元,增长5.5%,增速快于全省4.4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工业结构不断改善。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177.46亿元,同比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6.7%,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专用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速,分别增长22.9%、26.4%和32.2%。代表高端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0.2%、太阳能电池增长20.0%。高耗能产业产值增长10.9%,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较去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6%,其中新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分别增长44.6%和325.5%,软件业增长24.3%。技术改造投资占比提升,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28.29亿元,增长26.2%,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7.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项目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分别增长70.0%、236.1%、19.4%和22.6%。 民营经济发展较好。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速快于全市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7.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3335.78亿元,增长13.0%,增速快于全部投资0.5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的69.5%,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持续壮大。县域(含贾汪、铜山)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6.45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快于全市0.5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72.2%,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县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08.15亿元,占全市的83.3%,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80.41亿元,增长16.2%,快于全市3.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6.29亿元,增长13.2%,增速快于全市0.4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中向好 三项收入总体平稳增长。2016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同口径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06亿元,同口径增长6.1%;2016年,全市企业效益继续改善,1-11月份,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81.13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为9.4%,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三项费用持续下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下降2.3%、2.9%和5.8%;2016年,全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48元,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GDP1.2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8421元和15274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9.2%,三项增速分别快于全省0.8、0.4和0.9个百分点,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成长。2016年,全市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5万件和1.1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72.4%和33.3%,两项增速均居全省首位;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2016年,全市工商新登记企业3.69万家,同比增长46.5%,注册资金1814.48亿元,增长68.8%。全年新增“四上”列统企业1023家,较上年多增367家,占全省新增家数的11.6%,新增量居全省首位;互联网相关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7%,增速快于限上单位30.7个百分点。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2016年,全市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落实有力,全年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仅增长6.6%和0.6%,增速同比降低2.6和3.6个百分点,全年压减煤炭产能1044万吨,煤炭产量下降28.8%。12月末,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上年的15.3个月下降至7.5个月,商品房空置面积比上年末下降6.0%。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6.7%,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短板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道路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29.9%、24.3%、48.8%和64.1%,均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