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邬政 唢呐在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徐州唢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适于表现热烈、欢乐的气氛,同时又能深刻、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惟妙惟肖地模仿飞禽啼鸣、昆虫清唱,在音质和旋律方面与北方唢呐非常接近,又吸收借鉴了南方器乐的特点,结尾部分更加柔和细腻,成为徐州唢呐的一大特色。通常在民间吹歌会、秧歌会等表演中作为独奏、伴奏使用,是民间婚丧嫁娶和祭祀活动的主要乐器。据考证,北宋时代徐州就出现了唢呐演奏。 徐州唢呐广泛分布于我市及各县区,代表性传承人有丰县的于百亮、沛县的曹河南、睢宁县的赵伦、市区的李树鹏等。李树鹏是徐州李氏唢呐第四代传人,李树鹏的祖父李大智在唢呐圈中享有“震八县”的美誉,也是徐州第一个吹出“大海音”的人。李树鹏的父亲李瑞祥更是有名的“徐州三喜”之一,那时候,徐州民间的红白喜事都以能请到“李家班”为荣。李树鹏说,唢呐的用处很大,无唢呐不成戏。但唢呐也是最难学的,唢呐又叫“八眼猴”,猴子很聪明,它比猴子还难掌握。 从小耳濡目染,让李树鹏对唢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在故黄河岸边练指法。寒冬腊月里,为了让手指更加灵活,父亲让他把手伸进冰冷的河水中去锻炼。怀揣着对唢呐的热爱,李树鹏7岁就跟随父亲、师兄出活,11岁就当上了李家班的班主,这条路一走就是40年。2006年的全国唢呐大赛上,他更是凭借“双唢呐”的绝技荣获全国“唢呐王”称号。比赛的成功让李树鹏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更多传承的责任,为了徐州唢呐的发展,他将父亲亲手整理的33份独本乐谱贡献了出来。 为了弘扬徐州唢呐,李树鹏创作了电影剧本《唢呐魂》,希望在各界的帮助下能够投入拍摄,让更多人了解徐州唢呐的根与魂。2010年,徐州唢呐入选国家“非遗”项目。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创新后,徐州唢呐终于成为表现力丰富、有着浓郁地方风味的艺术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