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掌握健康主动权 |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徐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 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从根本上帮助个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治未病”渐成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理念。那么“治未病”究竟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实现?中医专家为您解疑—— ◎徐州日报记者 张瑾 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位于中山南路临街,作为中医院的一级科室,该科的诊疗范围可谓宽泛,时下暑热,针对爱美女士减肥的项目就有体针减肥、埋线减肥、拔罐减肥、配合中药汤剂减肥,有打算要二胎的女士还可以在这里做艾灸,配合中药汤剂调养身体。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潘小红教授说,治未病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 整体调节,但求长远效果 潘主任说,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求得长远效果。治未病内容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亦称养生或摄生;已病防变,及早根治已病,防止病理演化加重;病愈之后,防止复发或产生新病。该科主要服务对象包括: 亚健康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涉及的范围主要有机体或精神、心理上的不适感或表现,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等;与年龄不相符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的表现,如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 病前状态人群: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出现理化指标异常,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态。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 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 另外还有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 未病先防,防病先要养生 治未病首先是防病,防止内、外病邪对人体的侵袭,方可健康长寿。潘主任说,此即中医学之养生。养生防病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调于四时 情志安宁:人类同大自然一切生物一样,受到大自然气候的影响和支配,随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而适应,方能保持健康。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情志安宁,心平气和,无妄想妄为,保气血才可畅达无阻,否则,便容易导致气血紊乱而化生诸病; 动静结合 形神合一: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强筋健骨,使人健壮。几千年来,中医学创造了许多形神合一的锻炼方法,如五禽戏、太极拳等,无一不是既要求形体活动,又要心神入静,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目的; 饮食有节 保护脾胃: 饮食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学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本”。脾胃功能的损伤,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可辅助吃一些水果,肉类以少吃为益,而以蔬菜作为补充; 益肾固精 全真养形: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故历代医家都将益肾固精作为保健强身、益寿延年的重点。因此,要健康长寿,中青年时期就要注意益精固肾,房事有节,清心寡欲。 已病防变,施治还需根治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后世医家在已病防变的具体运用上指明了方向。对于已有的疾病,潘主任说,在治疗上应尽量防止病情演变加重,已病防变不仅贵在早治,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失治误治。若仅重视各种病变之局部治疗,只治其标而不治其本,只治局部而忽视整体,一样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如临床常见的肾阴虚早期出现头晕目眩等症,应首先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阴恢复,肝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便可不治自愈。若仅根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单纯清热平肝火而忽视补肾阴之本,虽可见一时之效,但病难根除,不久便容易再次发作。 又如临床常见的脾虚证由于脾失健运,失于及时治疗,水湿瘀积人体而下行,可见于多种下焦疾病。临床常见的妇女因湿盛可出现的下肢水肿、盆腔积液等,以及湿阻气机化热而出现的子盆腔炎或泌尿系感染、子宫内膜肥厚等。以上诸症,究其根本原因,多与脾虚失治,水湿失其健运有关。 病愈防复,三分治七分养 病愈防止复发是中医学根治已病、防止产生新病的重要手段。潘主任说,常言道三分治病七分养,任何疾病的产生都会导致人体元气的损伤,生病之后,治疗重要,调养更重要,尤其病刚愈之时,更要重视调养,才能防止复发。 她说,虽然中医治病是扶正祛邪、调理阴阳,使阴平阳秘,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但无论任何疾病,开始都可能损伤机体脏腑,使其元气不足,尤其是老年体弱或久病重病者,若愈后不重视调养,则不仅原病易于复发,且更易产生新病。 潘主任建议在愈后调养方面,应重视调理脾胃:饮食增加,气血恢复,不仅原病不易复发,还可有效防止新病。饮食宜以易于消化和吸收为原则,尤其长期脾胃病患者,更要注意,切勿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腻之品,否则得不偿失。此外,愈后调养,亦应重视预防原病发病之原因,诸如情志不畅、劳累过度等,愈后均应分别加以重视,方能防止复发。 阴虚阳虚?识体质方对症 对于徐州正热的全城伏羊,并不是什么体质的人都合适大快朵颐。什么体质合适什么样的饮食?潘主任说,这个需要经过医生望闻问切亲自诊断才行,负责任的中医是不会随便让人吃什么补品或保健品的,因为不同体质的人如果补错了,适得其反,是药三分毒,只有对症的才是药。 潘主任列举了几种体质的鉴别。气虚质的体质特征多为肌肉松软,语声低弱,气短懒言,易出汗疲劳,体力劳动稍强就容易累,性格偏内向胆小,发病倾向为易感冒,内脏下垂,虚劳,易肥胖;阴虚质的体质特征为体形偏瘦,手足心易发热,脸上时有烘热感,面颊潮红,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或花剥苔,发病倾向为结核病、咳嗽、失眠、便秘;阳虚质的体质特征为畏寒怕冷,皮肤偏白,肌肉不结实,喜食热饮,性格沉静内向,发病倾向为寒证,易病痰饮,咳喘,腹泻,性功能下降。 针对不同的病症,潘主任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气虚质的人保健原则为益气固本、健脾补脾,在饮食调养方面宜吃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苹果等;阴虚质的人保健原则为养阴降火,饮食宜滋阴,起居忌熬夜,运动勿太过,推荐药膳为银耳山药莲子粥、雪梨百合膏;阳虚质的人保健原则为温阳益气,饮食宜温阳,起居要保暖,运动避风寒,饮食调节方面可多食温补阳气的食物,如生姜、牛羊肉、狗肉等生冷寒性食物。 中医干预,非药物多疗法 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统筹整合资源,构建“治未病”服务链,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实现健康评估、干预、追踪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协调各相关专科介入疾病病前管理,协助各专科选择合适的优势病种,推进疾病管理,并前移到病前状态管理。通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治未病”人才、支持开展“治未病”相关业务,延伸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提高基层“治未病”服务水平。 对于中医干预“治未病”的手段,据潘主任的介绍,可谓五花八门,涉及人体各个器官: 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项目: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脏腑功能、血气状态评估等。 健康调养咨询服务:开具健康处方、养生功法示范指导、中药调养咨询指导等。 中医特色干预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药浴、中药熏蒸、刮痧、砭石、音疗,及热疗、电疗等其它理疗技术。 治未病产品类:如膏方、养生调养茶饮等。 目前市中医院的治未病科设有艾灸、汗蒸、药浴、足浴、刮痧、药熏六个独立治疗区,拥有电气石汗蒸房、进口牵引床、医用智能足浴器、电动坐灸器、恒温淋浴房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科室聘请多名老中医坐诊,充分利用专科医生的专业认识和手段,开展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诸项服务,预防、减缓甚至阻断疾病发生、发展、恶化的自然进程,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