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再提速 服务更便民 我市构建集中高效的行政审批体制 |
◎徐州日报记者 范海杰 7月3日,市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交付启用,这是我市建立集中高效的行政审批体制取得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不同层级政府职权特点和重点区域审批改革需求,紧扣破解行政审批“一长四多”问题,创新改革工作路径,突出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探索不同层级政府集中高效简约的行政审批新模式,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全覆盖 “一个部门咨询、一张表格申请、一张清单收件、一票单据交费、一个窗口领证”,这种事项办理的最优愿景,如今已逐渐覆盖到全市各级审批部门。 作为全省首个在不同层级政府和重点区域同时推进集中审批改革的地级市,徐州的行政审批改革可谓“大刀阔斧”。 ——在市本级层面,推行全面集中行使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在全省创新提出以实施“三集中、三分开、四保障”为架构的集中高效审批新路径,解决了部门审批职责划转难、监管审批职责衔接难、相对集中审批与“谁审批、谁监管”法律规定相互矛盾等问题。 ——在县级层面,选择邳州市、沛县作为省、市试点,开展以“成立一个审批机构、突出两个领域职责、理顺三个层面职责权限、完善四大配套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审批改革架构,切实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 ——在重点园区层面,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创建行政审批局,创新推行“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授权行政许可事项+N个未授权行政许可实行部门联审代办”的“1+N”审批模式,切实做到“园区审批事项一站办结”。 审批全集中 一组数据真实反映了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工业项目从立项至竣工由282个工作日压缩至74个工作日,将28个办事环节压缩至5个,立项至施工许可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最快30个工作日。全年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累计为企业节省时间1200天以上。 各地各部门在改革中坚持职权应进尽进,实现审批事项全集中。市本级对企业准入、投资建设领域及需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的事项均实行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代办”,统一受理代办许可申请和送达(发放)许可办理结果。 改革后,邳州市将本级政府206项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划转交由行政审批局(筹)集中审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各部门授权的79项许可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局行使,未授权事项实行“保姆式代办制”一次办结。 审批流程少了,行政开销也降低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原来涉及近30个科室、60多人精简为4个业务科室、36名审批人员;沛县将原来17个审批处室压缩为审批局3个业务处室,审批人员由137人缩减为46人。大大节约了行政成本。 制度全完善 今年年初,省审改办组织两次“问诊于企”调研活动,评估我市“放管服”改革满意率均达到97%以上,企业群众获得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我市创新集中审批模式,市本级设立审批受理代办中心、建设项目联合评审中心,集中受理代办企业群众申请事项,实现审批由“群众跑腿”变为“一式站服务”。 在流程再造方面,以企业设立、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领域为重点,对审批事项全过程、全链条、全流程推行并联审批。企业准入实现证照联审,企业建设项目实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勘测、联合验收”。对需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行政许可,探索实行“相互容缺反馈、模拟审批、超时默认”,有效解决重复、交叉、延时审批等问题,实现审批效率再提升。 在多层面推进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同时,我市还重点建设四大配套体系,即集约便民的审批服务体系、协同联动的全程监管体系、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和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系,突出建立和完善审批监管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强化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工程,构建“便利店式”公共服务网络,为实现行政许可权集中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