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评论员
前阶段国务院批复了修订后的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省委常委会也专题研究徐州工作,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全省的重大战略来抓,我市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进取意识,勇于担当、奋力作为,肩负起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必须准确把握方向,抓住发展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引领、辐射、集散作用的发挥程度,唯有苦练内功,厚积“水源”,持续提升城市实力、城市吸引力、城市竞争力,方能屹立潮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更是打开中心城市之门的“金钥匙”,我们要以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为牵引,充分彰显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和生态特色,不断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成为幸福宜居、近悦远来的创新绿色人文智慧城市。 提升实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要科学谋划建设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我市要成为优化全省“1+3”区域功能布局的重要顶梁柱,成为苏北振兴的强引擎、全面小康的领头羊。在区域范围内,我市要成为带动淮海经济区发展的强劲“发动机”,成为经济意义上的中心,建成实力和辐射带动力更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引领淮海经济区快速崛起。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我市要通过构筑双向开放高地,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阵地和先导地区,贯通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战略支点。 提升实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要准确把握建设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我们要锚定“四个中心”目标,进一步明确“中心”的标志和内涵,建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能级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经济中心,建设区域性服务业核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辐射淮海的金融服务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和区域辐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实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要聚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牵动徐州和区域发展大局,我们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微观空间治理,要科学绘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路线图,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完善中心城区“2+6+15”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形态。通过加强整体规划,明晰推进路径,找准牵引性工作抓手,争取尽快“破题”,取得标志性建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