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掘得“乌金”锻“绿金” 淮北“碳”文章令人赞叹

 

掘得“乌金”锻“绿金” 淮北“碳”文章令人赞叹 
 
 

 

 
金龙机电,生产出世界上最小的马达,打开了世界级市场。
 

 

安徽省淮北市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不仅与徐州地缘相近、风俗相同,产业发展也非常相似。昨日的淮北,煤炭经济唱主角,“乌金之城”是她的印记;今朝之淮北,求新求变正崛起,“华丽转身”是她的追求。

8月21日至22日,“2017,大淮海一起赢”全媒体采访报道团一行首站走进淮北,深入采访。力求探寻淮北市在改革转型中的新经验、新亮点。

2016年9月,淮北市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成为淮北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招商引资和创新驱动的指引。在这一战略引领下,一年来,淮北市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在创新驱动、大众创业、棚户区改造、智慧城市建设、政务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基层党建、文明创建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上半年,淮北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5%,全年有望跨过百亿大关;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获评“中国化工潜力园区十强”;淮北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家。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淮北形成了转型崛起“一二三四五”总体框架,转型崛起路径更加清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领队/王建 统筹/何桂香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影像/本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仲冬竹 王耀

依托煤 延伸煤 超越煤

做足“高碳”文章

——加快煤炭资源精深加工,聚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和高端碳科技产业

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1960年建市,因煤而建,伴煤发展。煤炭保有储量46亿吨,是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原煤5300多万吨。50多年来,淮北市在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压力、煤炭市场低迷的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今年1至6月份,临涣焦化公司共累计生产焦炭142.7万吨、甲醇9.05万吨、焦油7.23万吨、粗苯1.92万吨、硫铵1.9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7.3亿元,赢利突破亿元大关。

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振兴皖北一号工程”的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低硫、特低磷”焦炭产品为核心竞争力,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助推淮北市转型升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发展高碳产业,不仅要依托煤,更要延伸煤。

在加快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同时,淮北市积极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烯烃、芳烃及其下游的高端碳基新材料产业。卓泰化工就是淮北市坚持多步并行发展高碳产业的代表。

“我们利用炼厂与焦化厂产生的废油、废渣进行清洁加工,变废为宝。”安徽卓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宏说,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一期20万吨混合芳烃加氢项目已于去年8月投产,生产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技术实力世界领先,产品供不应求;二期将生产己内酯,是迄今发现的最好可降解支架材料,成本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基地每年大概使用原煤300万吨,产值大概是100亿元,但是通过我们深加工以后,产值要达到170亿元,走‘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到2020年,园区化工企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展望未来,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负责同志说。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位于濉溪县韩村镇境内的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工业建成区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已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完成投资161亿元,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选煤厂、国内最大的独立焦化公司、国内最大的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形成了“煤、焦、化、电、材”循环生产、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淮北市从煤炭资源型城市实际出发,以新技术为动力,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碳科技产业和低碳绿色发展为方向,努力发展“高碳”经济和“低碳”经济。所谓“高碳”,即以煤炭中的“碳”成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紧盯科技、时代和产业前沿,着眼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实现以炭升碳;以碳纤维、石墨烯、金刚石等新型碳基材料为发展方向,聚力发展高端碳科技产业。

做足“低碳”文章

非煤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

——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点

作为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多年来,淮北市积极寻求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以来,淮北市推动全要素集聚、全产业融合、全市域协同,整体构建“绿金经济引擎”与“绿金支柱产业”,推进城市由资源消耗型向绿金生态型转型,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乌金城市绿金发展,着力打造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位一体”的绿金样板城市,加快实现淮北转型崛起。

要转型,就要走出对资源的依赖。

淮北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点发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陶铝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互联网+新业态等现代服务业。

8月6日上午,上海交大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陶铝新材料——纳米陶瓷铝合金,并已用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量子卫星等关键部件,翱翔太空。这个全新材料目前正在淮北市加快落地转化、走向全世界。

2016年5月,淮北隋唐运河古镇项目入选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该项目将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通过挖掘淮北历史文化渊源,创新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做到高起点、高品质、高品位规划设计与建设,提升淮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低碳”经济,是淮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引擎。即建设一批低碳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知识高密集性、经济高增值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各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绿色低碳经济的新增长点。近两年来,淮北市低碳产业发展收获累累硕果:金龙电子、京信电子、科宝生物、华润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万达城市综合体、台湾文创园等重大服务业项目落户开工,传化公路港、中国供销·新农商、青龙山无水港等项目成为全国公路、铁路物流网络重要节点……一批批散发着现代气息的项目,正牵引着淮北人从资源的困局中走出。

与此同时,淮北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末的8:66.6:25.4,调整为去年末的7.7:56.3:36,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特别是非煤工业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去年末增加值占比达71.7%,较2011年提高近40个百分点。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公布2016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结果,淮北市获得良好等级的优异成绩。

当前,淮北市正以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践低碳产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相结合、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发展建设与碳排放权交易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不断减少二氧化碳与污染物排放,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的有机共生。

城市名片

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总人口215.9万人(2014年)。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3个市辖区和濉溪县1个县。市政府驻相山区。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淮北靓点

在为期两天的采访中,报道团成员先后走进淮北的厂矿企业、田间地头、机关单位,尽力发现淮北在改革转型中的优势和亮点,深度挖掘其做法和经验,为徐州扎实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启迪和借鉴。

段园镇:融入徐州发展的前沿阵地

淮北市杜集区的段园镇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淮北市隔着萧县的龙城镇、丁里镇,成为淮北市东北郊外的一块“飞地”。段园镇与徐州紧密相连,与铜山区的大彭镇、汉王镇搭界,段园镇距离淮北市区有40公里,到徐州市中心却只有15公里。

今年8月8日至10日,淮北市第四届段园葡萄采摘节正式举办,不少徐州市民在这里感受了田园生活。

段园镇是全国闻名的葡萄之乡,其葡萄栽培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段园镇围绕葡萄产业做文章,抓好葡萄品牌建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葡萄采摘节,建成皖北首座乡村葡萄博物馆——“大庄村葡萄博物馆”,大力推介段园葡萄品牌及文化。目前,该镇已有葡萄栽培面积近2万亩,徐州是段园葡萄最大的销售市场之一。

近年来,段园镇主动融入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打造“徐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徐州产业转移承接地。”目前,段园镇工业园区已有来自徐州的企业20多家,主要从事铸造、工程机械配件加工、网架工程等项目,与徐州工业发展紧密相连接。

彰显徽风汉韵特质做足“绿金”文章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8月21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了美丽的相山公园。天色渐晚,但这里依然是游人如织。人工湖上荡漾的游船,慢步道上竞走的市民,林荫树下下棋的老人,展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树里南湖似鉴开”。淮北市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坚持持续投资,神奇地将昔日荒凉凋敝的采煤塌陷地打造成为皖北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集水上娱乐、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南湖湿地公园。与南湖有着同样湿地景观的还有东湖、中湖,正是利用历史上采煤形成的4000公顷塌陷区,淮北市投入巨资建设城市中央湿地公园,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

一个个精心塑造、独具一格的景点只是淮北市重视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漫步初秋的淮北,穿行于每一条大街小巷,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林的景致、绿的世界,这正是淮北深入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的绿色诠释和生动表达。

近年来,淮北市抢抓安徽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淮北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发展机遇,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治理释放出的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市由“依山建城”向“环湖时代”跨越,突出“徽风汉韵”,让城市显山、露水、见林,不断彰显“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精美城市风貌。

最小的马达

最大的市场

你的手机有震动功能吧?这是因为里面装有微型马达。你手机里的小马达很有可能就产自淮北。

8月22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烈山区的金龙机电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直流微特电机领域的领军企业,这家公司生产的马达,已用在微软、苹果、三星、TCL、华为、中兴等国内外知名手机里。他们生产的小马达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国际市场20%的份额。

小马达不仅用在手机上,电动牙刷、医疗器械、玩具、数码相机等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也会用到金龙机电生产的小马达。产品虽小,但前景广阔。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个小马达只有黄豆粒大小,却要经过几十道生产流程,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埋头工作,因为太小,一般都要在显微镜下操作。

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录文介绍说,他们是一家总部设在温州的高新技术企业,6前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淮北建厂,当时建厂初期只有300名工人,如今已经有3000多人了。2016年企业共生产手机用马达2亿只,实现产值4亿元、利税7500万元。为进一步拓宽市场,他们正在进行二期厂房建设,触摸膜以及AG玻璃等新项目也将陆续投产。

金龙机电也是淮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成功案例。

把食品工业做到极致

8月21日,淮北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展示中心开门迎客。

淮北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于2009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是全省首家省级食品专业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现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20.69亿元,实现水、电、路、通讯、污水管网、天然气、热气“九通一平”,建设“四纵十横”路网30公里。物流中心、公交车站、垃圾处理站、大唐集中供热项目等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开发区招商区域涉及美国、香港、台湾以及省内外25个地区,共引进食品加工及配套项目189个,引进内资超百亿元。去年开发区食品工业产值突破229亿元。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淮北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主导产业之一。每年4月,开发区还举办中国(淮北)食品博览会,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6届,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梁辉说,下一步开发区将围绕建设“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的目标,创新发展方式,高品位建设,精细化管理,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宜商宜居、文明和谐、功能齐全、产业精良的新型食品园区。到2020年,开发区将形成由焙烤类、软饮料类、生物医药、保健食品、服务配套等五大精良产业集群,企业总数超200家,工业总产值超400亿元。到2025年,开发区规模再扩大一倍,初步形成“千亿板块”新城,成为淮北城市转型的领跑者,建设“精致淮北”的示范区。

记者手记

眼中有世界 转型有境界

淮北与徐州,一个在皖北,一个在苏北。两个城市,地搭界、屋连边,习相近、人相亲。不仅如此,两个城市过去都是因煤兴城,一煤独大,近年来同样面临着资源枯竭后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课题。

8月17-18日,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前往淮北开展调研,充分肯定近年来淮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称赞“淮北变化确实很大,绿色发展的建设到处生机勃勃,走创新发展的路成绩很显著”,并要求淮北奋力在皖北崛起中闯出新路,着力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会区域开放创新新高地,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板区。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淮北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令人瞩目。平山电厂二期项目,将上马世界上能耗最低的火力发电机组,打造“世界样板机”;金龙机电以“最小的马达打开最大的市场”,拥有全球同类产品20%的市场份额;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出强度、轻度、清洁度和抗疲劳度世界第一的陶铝复合材料,是世界材料发展史上具有颠覆性的成果。这一个个“世界级”水准的项目,既体现出淮北在区域竞争中所具有的宽广视野和长远眼光,也体现出淮北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徐州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建设中心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必须把创新作为破解振兴转型难题的根本出路,以创新驱动引领全面振兴,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集聚多层次创新要素,在重点领域做精做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发展,以成就创新大业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

淮北人语

市民程会:我们家以前就在徐州铜山区的三堡镇,后来父母到淮北工作,我们全家才迁到淮北。现在还有很多亲戚在徐州,我们经常去徐州旅游、购物,感觉徐州这几年变化挺大,交通方便,环境也好。

市民朱建义:我是从事物流行业的,所以要依赖徐州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经常去徐州,感到很亲切。徐州的山林绿化、城市绿化都非常好,淮北正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可以向徐州多学习借鉴。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8-31/40428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发展  产业  城市  转型  徐州  资源  创新  经济
建设  项目  开发区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