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现代物流业发展引来世界聚焦 ——三看徐州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业发展引来世界聚焦 
——三看徐州现代物流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源

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将在我市举行,将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嘉宾出席会议,其规模预计将创历届之最。

一看 徐州发展物流的基础优势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交通优势显著,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徐州已经成为高速铁路和普通条路“双十字”交叉枢纽,融入了北京、上海等城市“3小时经济圈”。空港方面,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大型干线机场,开通了直飞香港、台湾、日本、韩国20多条境内外航线。水运方面,徐州拥有内河航道1033公里,千吨级泊位数111个;徐州港已开行至上海外高桥、洋山港的定期班轮,每周三班,航程约为5天。这些与公路、管道一起,构成了“五通汇流”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区位优势突出,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内外部条件已经成熟,着力加快建成经济中心、产业科技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四个中心。在徐州投资发展物流业,将抢先占领淮海经济区这片广阔的市场腹地。

徐州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是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目前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等8个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对综合物流配套需求较大。同时,徐州还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随着综合保税区、陆路开放口岸等平台的加快创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体系将更加健全,对物流业的发展将形成更大的需求。

二看 徐州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眼下,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为龙头,城乡配送物流、专业市场物流、保税物流、空港物流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目前,全市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企业)88家。中国华信、招商局集团、象屿集团、DHL、新加坡丰树、广东林安、五洲国际、美的安得物流等一大批平台型、旗舰型物流企业落户徐州。

与此同时,我市龙头企业加速发展。全市年物流营收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物流园区(企业)75家,其中超100亿元重点物流企业(市场)6家,超10亿元21家。年交易额超亿元大型市场36家。全市现有国家5A级物流企业3家(位居全省第三),4A级物流企业5家,省重点物流企业(基地)19家。

不仅如此,我市还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完善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强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打造物流“平台经济”;鼓励专业市场向物流园区集中;推动建立“公铁水航多式联运大联盟”,有效对接相关产业;推行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有效合力;打通区域物流大通道,有效对接八省(区)、长三角地区和淮海经济区。

三看 徐州物流产业规划导向

未来,我市将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两聚一高”、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工作部署,聚焦一个目标,突出两大抓手,打造三大平台,实施四大战略,打通五大通道。

一个目标:加快打造立足徐州、融合淮海、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城市。

两大抓手:一是规划引领。2020年,全市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向5000亿元大关大踏步迈进;物流业增加值超660亿元,年均增长9%;社会物流总额超2.8万亿,年均增长12%左右。二是行政引导。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在政策制定、项目扶持、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整体合力。

三大平台:一是基础设施平台。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物流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入金融物流业态,构建金融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三方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三是区域联动平台。与长三角地区、淮海经济区城市、大陆桥沿线主要省份、粤苏皖赣四省开展战略合作,促进区域物流业联动发展。

四大战略:一是一体化战略。推动物流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商贸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等多种产业的联动融合,提升物流业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二是平台化战略。强化平台支撑,着力构建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农贸物流三大物流体系,重点打造龙头、基地、产业集群三大核心支撑,构建“3+3”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协同化战略。鼓励特色产业物流、生活性物流、大宗生产物资物流三大传统产业做专做优,提质量、提效益,培育专业化竞争优势。重点支持金融物流、无水港物流、多式联运等新兴物流模式加快发展。四是网络化战略。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建设打造“一带一路”东部的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加快实施“广货北上、苏货南下”战略,逐步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打造“淮海经济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五大通道:按照建设“畅通淮海、连通国内、衔接国际”的工作方向,加快建设以徐州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通区域相互衔接、互联互通的五大物流通道。即,“河海统筹”通道,实现河海统筹、借港上船、借船出海的联运目标;“亚欧陆桥”通道,构建“一纵二横一联”的铁路网;“快捷路网”物流通道,完善“三纵二横二联”高速公路布局; “空中走廊”通道,提升观音机场一类口岸运输保障能力,培育国际空运货源基地和区域分拨中心;“地下管网”通道,建成管道技术研发和交流中心、管道产业生产基地、管道产品物流基地。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10-31/40994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