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场能引发观众思考的展出” 徐州美术馆举行“从85思潮到当代艺术”研讨会 |
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苏)28日下午,2017徐州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举行,这场展出吸引了近万人前来观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随后进行的“从85思潮到当代艺术”研讨会,让人感受到徐州籍艺术家们就像大海中的鱼,虽然鱼的数量众多,而他们总能翻跃起美丽的浪花引人注意。 艺术家们认为,85思潮美术运动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火热记忆。给整个美术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徐州艺术家在85思潮美术运动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产生了深远影响。 翁剑青教授认为:徐州五省通衢四省交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既有楚汉的雄浑又有其独特的灵秀。徐州的艺术家及其敏感,暗潮涌动。85思潮美术运动中对西方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段的大量引进和搬演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30多年前,徐州那场现当代画展,是一种先驱式的实践活动,它带来了徐州艺术家理解艺术、从事艺术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并因此开拓了中国当代对世界艺术的、文化的资讯收集和占有思维,使今天中国艺术家对信息和资讯的重视和交流变成一段基本活动,由此使之产生要与国际接轨与要进入世界规则的念头。 此次探讨会的主持人,同时作为此次画展策展人的高岭表示:当代艺术是我们生活时代的一种视觉表达,它吸收不同区域和民族国家的文化精华,更吸收当地艺术传统的精深之处。用当代艺术的形态来概括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丝毫不意味着他们与这块土地上丰厚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书画传统的背离,恰恰彰示着徐州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的不懈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和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正民说:艺术家的敏锐在于对时代的感悟,而这恰恰是当代艺术所要展示的。徐州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无法用艺术史上的某一个词汇来给这里的当代艺术定性。徐州画家的自觉意识很强,他们的作品有着特有的专题性和主题性。在艺术的形态上,也更加开放和多元。 听说要到家乡徐州艺术馆做这个活动,参展艺术家吕顺内心很激动,他在研讨会上表示:“我认为做艺术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社会、对时代的态度,此次展览对推动徐州的艺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做展览是为了促进当代文化的发展,而这场当代艺术邀请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帮助徐州的艺术家更加深刻地认识艺术的重要性。” 艺术家赵勤参加这次展出也是源于对家乡的那种朴素、自然又深刻的情感。他说,本次当代艺术展就好像是汽车的一挡,以徐州人的性格,是能把这辆车开起来的。当代画不能消失,当代就是面向未来。 刘志超是那次85思潮徐州画展的参与者和亲历者。他认为,徐州既不是直辖市也不是省会城市,但是当年只有徐州、大连、大同三个非省会城市出现了这样的画展,究其原因是文革结束之后第一批考上艺术类院校的那些大学生回到家乡后不甘寂寞,把新的思潮带了回来。1977年徐州市区6位学生,县区2位学生考取艺术类院校。这些学生回到徐州后希望自由表达,突破官方版画展,这样更接地气。徐州本土成长的艺术家和院校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共同推进,相互激荡,最终办成了那次影响全国的画展。 徐州美术馆(艺术馆)馆长郑敏芝说:“我认为从30年前到现在,当代艺术是没有具体规则的,一直都充满着思考、困惑和探索,也许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这种艺术都带有独特的思想,给社会和观众带来的是充满活力的精神享受。” “徐州人的骨子里就有一种闯劲儿,用徐州话说就是‘敢玩’,不仅‘敢玩’还要‘玩得好’!很多地方做事需要把各种准备做踏实了才动手,徐州人多是风风火火先干起来,或许不是很完善不是很全面,但一旦启动可以和更多的人产生思想碰撞,激荡出火花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郑敏芝表示,“当代艺术是思考时代、思考世界的艺术,更需要研讨。社会是静流,当代艺术就是砸向社会湖面的石子,不断泛起涟漪,让观众思考平静水面下的社会变化。这也是本次画展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