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未来 异军突起 我市大数据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
|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邬政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大数据成为近年来的高频热词,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名词连在一起,融入我们日常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数据就是资源、就是财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面推进大数据建设,也已成为我市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成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崭新机遇。我市近年来积极抢抓发展机遇,重点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应用开发和运营服务推广等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扎牢根基 高起点培育发展环境 11月24日举行的2017中国(徐州)首届人工智能大会暨高峰论坛上,总投资达84.3亿元的10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落户徐州,为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众所周知,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另一个风口,像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婴儿,大数据就是喂养这个天才的奶粉。没有大数据产业的进步就不会有人工智能的发展,智慧城市、智慧水利、智慧旅游、智慧金融等也都会变成无本之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大数据建设,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实行‘互联网+’和‘+互联网’并举,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全市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磁场效应”不断凸显,启动了以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科曙光大数据中心、易华录淮海数据湖、淮海经济区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云服务资源总量达到1900个机柜、12000台服务器、130PB的存储量,大数据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环境越来越优,甲骨文、SAP、微软、华为、软通动力、中国电子、九次方等大公司纷纷涉足徐州。 我市研究制定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意见,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标准化程度,统筹建设开放平台,形成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共享机制,提出加快推进全社会大数据资源的融合发展,支持徐工、协鑫、恩华发展工程机械“车联网”、光伏“云计算”、医疗“移动互联”,促进大数据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形成新的增长点。全市大数据建设热潮不断、亮点纷呈,走在全省前列。 全面开花 立体化整合资源优势 10月,我市建成到上海国际互联网出口的专用通道,今年底互联网出口带宽将达3500G,极大提高了区域国际通信流量输导能力和效率,为外向型互联网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质的网络环境,对提升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区域信息枢纽中心意义深远。 为了不断提升大数据领域集约建设和管理水平,市政府先后研究出台《徐州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云服务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新建项目审核、政府采购把关、信息系统“上云”等方面,明确全市范围内实施的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统一使用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的云服务资源,做到集约建设、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截至10月,通过智慧徐州信息资源枢纽项目,以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用五大基础数据库为核心,我市已经建成大数据整合共享云中心和信用库基础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成信息资源梳理、信息资产登记、系统平台部署、深化设计、标准规范整理等工作,累计归集、处理政务信息1167类、约2.24亿条,基本覆盖全市1000多万常住人口信息、18.6万企业和38.6万个体工商户信息、500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和全市影像地图信息,向全市各类业务系统提供20类、1000多万条数据共享,初步实现了数据的合理流动和综合应用。“智慧徐州”云中心项目的建设经验先后在5次全国性相关会议上进行推广,成为全国政务云建设的样本工程。 硕果满枝 多角度打造产业链条 11月7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徐工集团成为行业唯一同时获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两项国家级重磅荣誉的单位。徐工研发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生产智能化信息终端等原创性技术,打通了数字化研发、智能化制造、信息系统集成、大数据应用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了从大数据收集、网络传输、大数据建模、机器学习、平台展示等全套解决方案,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大数据信息化发展的引领企业。 通过前期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奠定的坚实基础,我市大数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拉长,软通动力创新综合体、中软国际、九次方大数据以及甲骨文、微软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初步搭建起“基础平台+整合共享+应用开发+运营推广”的大数据产业链条。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促进了我市产业转型、“四新经济”占比提高,同时集聚了更多的人才,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还为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带来了契机,尤其是对“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提供的数据服务,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实现了行政效能更优、机构运转效率更高、服务群众效果更好。目前我市协同办公(OA)平台已完成全市235家市级收发文单位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40多家市级单位的内部OA系统建设,全力打造了企业设立“四证一章一备案”零障碍服务平台,审批服务事项80%以上实现网上申报受理。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已开通37家政府、公共事业及商业便民等的对接服务资源,累计向市民提供服务量近300万人次,已成为全国服务事项最多、融合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一站式综合性惠民信息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