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犹忆黄楼苏徐州

 

■本地书事 
犹忆黄楼苏徐州 
 
 

 

 
 

 

《苏轼全传·徐州卷

——黄楼丰碑》

徐新民 陆明德/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瑾

北宋文豪苏轼,如林语堂所说,提到他,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为苏轼立传,代不乏人,有以他各阶段经历为主线者,有以品评他作品为一体者,有以图传描绘他人生印迹者。11月24日,一套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发起组织、分别由苏轼出生地以及曾经做官贬谪过的15座城市联合撰著的丛书《苏轼全传》在苏轼家乡眉山举行首发式。

15座城市,15个坐标,一地一卷全面展示苏轼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人性光辉、人文情怀,《苏轼全传·徐州卷——黄楼丰碑》位列其中,记述了苏轼一生功业辉煌的“黄楼”时期。

“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能够参与这一四川省重点社科项目,为苏轼立传,让退休后致力于苏学研究十数年的两位苏轼“粉丝”——徐新民和陆明德倍感光荣和责任之大。历时三年,查访四方,他们藉25万字108张图片生动展示了苏轼在徐州的17个节点。捧阅此书,既为苏轼的人格魅力而崇敬,亦为徐州苏学研究者的努力而赞叹。

一封迟到的约稿信,一份历史的重托

“苏轼知徐两年,徐州因苏轼而灿烂,苏轼因徐州而辉煌。”83岁的徐新民气质儒雅,说话慢条丝理。徐新民退休前是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教古典文学,恰逢2008年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成立,他由一篇约稿到出版多部苏轼民本思想著作,一发不可收。

“在我心中有一座山,既不是泰山、天山,也不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是北宋大文豪、世纪大英雄苏东坡。”景仰于苏轼精神、人格、学识的陆明德快人快语。75岁的陆明德有着20年军旅经历,退休前是一位严谨务实的高级检察官。退休后的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雷厉风行,挖掘苏轼在徐历史,弘扬苏轼文化,乐此不疲,许多人包括徐新民,正是受其影响,开始关注苏学研究。

回溯徐州的苏学研究,徐新民说:“自与苏轼同代的徐州人陈师仲编辑的《黄楼集》失传以后,徐州的苏轼文化研究始终是分散的、时断时续的。2000年初,徐州学者董治祥出版《苏轼在徐州》,引领了徐州苏轼研究,但由于受到文献资料不足等客观限制,作者打算继续充实,后因健康问题未能如愿。2014年初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启动《苏轼全传》编写,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便落在了我们身上。”

不知什么原因,那封从四川眉山发往徐州的重要约稿信3个月都没有收到,后经电话确认后再次补寄。陆明德说,老天爷真是捉弄人,然而《徐州卷》的编写对徐州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编好《徐州卷》,写好苏轼故事

苏轼自26岁为官到66岁逝世,宦海40年,三次被贬,八任知州。他在知徐州期间,坚持以民为本,修水利、抓冶铁、劝农桑、访民情,并以生花妙笔记录徐州的山水人事,在徐州留下了300多篇诗词文赋,也为当今徐州留下了50多处与他相关的遗迹和名胜。

苏轼为徐州馈赠了太多的文化遗产,如何取舍?两位写作者达成了一致:“我们遵循编委会要求,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对苏轼在徐州的施政业绩、文学作品、书法绘画、思想变化以及徐州人民对苏轼的爱戴进行了梳理,我们的目标是将《徐州卷》打造成九百年来徐州苏轼文化研究史上比较全面、比较丰富、比较系统且有史料性、文学性和收藏价值的学术著作,编好《徐州卷》,写好苏轼故事。”

尊重历史,以史为据,褒扬而不拔高,贬抑而不随意,这是评价古人、对待文化遗产、古为今用的一条重要原则。徐新民说,根据《苏轼全传》编委会要求,既然是“传”,就必须以史为本, 所谓“本”,一是史书史料,二是权威年谱,三是作者原著。当然,仅仅以史为本是不够的,否则,就会写成干干巴巴、枯燥无味的条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借鉴司马迁《史记》的笔法,我们把‘以史为本’和‘写好苏轼故事’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可读性,以便更好地传播苏轼文化,弘扬苏轼精神。”

《苏轼全传·徐州卷——黄楼丰碑》以史为里,以文为表,以时间为序,分四个篇章,用直白加引文的形式记述了苏轼在徐州的主要事迹,选注苏轼在徐诗文31篇,选登苏轼在徐书法碑刻18幅及苏轼在徐传说6则,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气的苏轼形象。

团结协作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写组成立后,确定了徐新民、陆明德为主撰,谭敦容、董治祥、李世明等几位专家为补充的分工。

“徐老出山,云开雾散”,陆明德这样形容他与徐新民的合作机缘。原来,在书稿启动不久,徐新民因病入院检查,两个月后疑症排除,方才有了之后两年多的合作。陆明德说,徐老师家的书房成了编写组品茗论道的中心,或传达编委会的有关要求和相关信息,或交流各自分工部分的进展情况,或相互阅稿提出修改意见,统筹全书的徐老师对每一篇文稿总是及时审阅,逐字推敲,在鼓励的同时,指出不足。

在徐新民眼里,《徐州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是我们这个团队顺利完成编写任务的保证。”

徐新民说,陆明德不仅是《徐州卷》编写工作的组织者,而且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他以羸瘦之身,不辞劳苦,对苏轼在徐遗迹实地考察,南到安徽宿州,西到龙城萧县,北到山东滕州,在草场村、苏迈墓、雾猪泉、拱翠堂等苏轼遗址访问、拍照,核实材料,补充和丰富书稿内容。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谭敦容负责整理苏轼在徐作品,此前,董治祥与李世明两位先生已经整理出一份335篇的目录,谭敦容又查阅、翻检了几十种不同版本的苏轼原著和苏轼年谱,最后整理出365篇,另有苏轼在外地写徐州的作品39篇,皆按时间顺序、篇名、写作地点、体裁类别、作品出处制成表格,一目了然,是一份很重要的苏轼研究参考资料。

黄楼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座丰碑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生流寓大半个中国的苏轼,以无限热情和深情,化天下为心乡,施福惠与百姓,留美文于山水。徐州,是他一生中政绩和诗词文赋创作的辉煌地之一,千百年来为徐州人民爱戴和怀念。

“黄楼之于徐州,不仅是一座故黄河畔的古建筑,更是一座执政为民的丰碑。”徐新民从三个方面列举了苏轼在徐的政绩:宋熙宁十年(1077)秋,河决澶渊直逼徐州城下,苏轼身先士卒指挥抗洪,保城保民,水退后在东门建黄楼,邀天下才子吟诗作赋,黄楼因苏轼而美名扬;发现和开采白土镇煤炭,奠定了后世徐州“百里煤城”的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利国冶铁的技术和质量,利于巩固边防,作《石炭并引》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史实;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认为“徐州为南北之襟要,京东诸郡安危所寄”,提出了治盗措施,并多次到利国巡视,组织自卫武装,群防群治,解民之忧。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艺术巨匠,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独领风骚,知徐州后的大部分诗词文赋记述着他的施政行踪,也反映出宋代徐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官民间无拘无束的鱼水深情。有关徐州黄楼、云龙山、云龙湖的诗词、碑刻在书中皆有收录,尤对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的《黄楼赋》作了重点介绍。

良工不以璞玉示人,展读十易其稿的《苏轼全传·徐州卷——黄楼丰碑》,参与写作的几位老人都颇欣慰。徐新民感慨道:“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民本主义者,他的民本思想以及治国施政的理念和主张,构成了独特的徐州苏轼文化,九百年来,绵绵不断。他的‘宁为民碎’的黄楼精神,他的‘燃烧自己,温暖百姓’的石炭精神,成为徐州人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精神垂范。”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7-12-12/41392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苏轼  徐州  徐新民  明德  研究  编写  《徐州卷》  诗词
退休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