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奋力谱写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统筹推进产业转型、生态转型、城市转型
徐州奋力谱写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建莉 魏宁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这是徐州的两个旧标签。

一城青山半城湖、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是徐州的两个新品牌。

曾经的重工业城市,如今产业结构越来越“轻”,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曾经的“一城煤灰半城土”华丽转身为“一城青山半城湖”,这座城市不仅兼具北方的大气,更有着南方的秀美,“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愈发彰显。

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之路,向着远方,正在不断延展。

产业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兴市”

7月5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中国(徐州)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吸引国内外408位客商参会;

11月1日,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迎来30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嘉宾,签下千亿元大单;

11月9日,第二十届投资洽谈会举行,12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893.09亿元。

……

围绕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全力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

去年以来,《徐州市优化生产力布局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实施方案》接连出台。

如今,徐州构建起“6+6”先进制造业体系,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等8个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其中徐工集团跻身世界同行业前10强,中能硅业多晶硅产能稳居全球第一。到2020年,力争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超百亿企业15家以上。

曾经,徐州产业结构单一、产品低端,产业转型之路一开始走得很艰辛。如今,华为、微软、软通动力等一批ICT企业相继进驻,让徐州“产业面孔”更加多元。

坚持创新驱动是第一方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统筹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投入、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研发能力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产业转型稳步向前,目前,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已转型为9.3:43.3:47.4。

20余所大中专院校、30余所独立科研院所,徐州的高校数量、年毕业生数量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位居前列。科教资源富集,这是徐州推动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之一。为此,我市深化“政产学研金介”融合,推动地方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特色产业基地与高校院系、企业与高校特色专业等层面的合作,构建起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一大批创客结成的协同创新体系。

筑巢引凤,平台的搭建是推动要素集聚的首要条件。我市高标准建设“一城一谷一院一区”创新平台载体,形成区域创新四大核心阵地,通过科技文化要素集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平台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我市把培养引进人才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16年新引进“诺贝尔奖”得主、“两院”及外籍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45名,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77名,新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600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各类发展要素的集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今年以来,徐州紧紧围绕“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的目标导向,聚焦“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战略部署,突出外资项目,全力推进全产业链、专业化、精细化招商,引进了一批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大项目、好项目。今年1至9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7.69%,增幅居全省第一。

生态转型

“生态包袱”变为生态宝藏

碧波浩荡,芦苇摇曳,在潘安湖湿地公园,随处都能看到如此美景。过去留不住人的塌陷地,如今成了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的风景区,由景区带动产生的综合旅游收入在去年达到160亿元。

从塌陷区到风景区,潘安湖的蝶变之路映射了徐州的转型发展之路。

去年10月20日,贾汪区大吴镇,拥有58年光荣开采史的旗山煤矿正式关停。至此,徐州市区再无煤矿,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终结,更昭示新一轮产业转型的大时代到来。

煤城,是提起徐州,外地人脑海中的深刻印象。的确,徐州因煤矿资源丰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但是,长期的煤炭开采给徐州留下了发展之痛。采煤塌陷地成为徐州转型发展不得不面临的新考验。

为把“生态包袱”变成生态资源,近年来,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3.68万亩、园区规划再利用4.5万亩、浅水养殖种植2.7万亩,总体治理率达52%……

铜山区柳新镇,全国采煤塌陷地治理试点地区。仅2008年以来,该镇争取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4个、面积1.4万亩,实现新增耕地0.75万亩。我市创新利用“分层剥离、交错回填、土壤重构”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手段,将城镇建设规划区外的采煤塌陷地修复治理,优先复垦为耕地,还田于民。

近年来,我市共实施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项目43个、总规模4.48万亩,置换建设用地指标2.91万亩;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治理项目285个、总规模3.39万亩,置换建设用地指标3.09万亩;通过二次土地调查,将6.03万亩已征采煤塌陷地变更为可直接利用的建设用地。同时,多途径盘活利用采煤塌陷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贾汪工业园区和泉山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塌陷地进行园区规划,规划塌陷地再利用4.5万亩,已建设再利用1.7万亩。

徐州坚持塌陷地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进行分类改造利用,积极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逐步把采煤塌陷地转化为独特的开发资源。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7亿元、引导社会投资1亿余元,用于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先后完成了潘安湖、九里湖、安国湿地、泉润公园等一批重大生态再造工程。

将煤炭资源开发和塌陷地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探索矿地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我市矿地统筹列入了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方案和国土部“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同时,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有效推进矿地统筹发展。2013年至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了22个村庄搬迁,安置群众10366户、36682人。目前,正在搬迁和准备搬迁的村庄15个,安置群众6322户、22023人。

曾经的生态“痛点”正成为生态资源,徐州采煤塌陷地治理,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和样板。

城市转型

加速迈向区域性中心城市

今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修订后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7月3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工作,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全省的重大战略。

新使命新机遇,让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

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徐州在推进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逐步摆脱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

从区位交通看,徐州处于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战略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拥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交通体系,观音机场开通30多条境内外航线,京沪高铁、郑徐客专、徐连客专和徐宿淮盐城际铁路使徐州成为高铁“十字”枢纽,融入了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城市“3小时都市圈”。

从城市功能看,徐州是国务院正式批复确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全力打造区域性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每到周末,徐州各大景区和商场随处可见来自苏北及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车辆和游客。作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徐州的辐射影响力可见一斑。论“淮海客”占比,徐州旅游点超40%,中心商圈消费超30%,三级医院住院病人和外来购房者均占三分之一。

从开放平台看,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汇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城市,也是唯一拥有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和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开放平台健全完善。目前,徐州正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向东向西开放,大力推进电子口岸、陆路开放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综合保税区暨内河开放口岸等“十大开放平台”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的集聚提供更优的载体。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是国家层面对徐州全新的定位。

在苏北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发挥领军作用,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中发挥先行作用……这是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首批生态园林城市、“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一连串的城市荣誉,是徐州这座英雄之城前行的足迹!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12-12/41397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