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自身特色 盯住产业发展趋势 鼓楼区换道超车谋转型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邵俊子 蒯创 举办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论坛、跨境贸易高峰论坛、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承办徐州首届人工智能大会,知名客商接踵而至,研发的太阳能无人机续航时间达12小时,“云电脑”一台主机可链接上千台显示器同时工作……初冬时节,走马鼓楼,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面对转型发展的要求,一个地方究竟该如何“转”, 鼓楼区委书记龚维芳表示,要围绕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找准自身特色,盯住产业发展趋势,明确自己发展定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去能、赋能、聚能“三张牌”,实现换道超车。 去能,没有终点 在大运河与徐州丁万河交汇处,登高远眺,船只如梭,景色怡人,转身回望,是一片空旷地带。鼓楼区发改局局长祁树华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徐州乃至全省有名的化工聚集区,一个个昔日人们耳熟能详的老牌企业已退出,在异地产业园区获得重生。这里有亚洲第二大铁路编组站、有开通海河联运直达通道的京杭运河最大内河港口——万寨港,鼓楼区利用辖区“铁公水”资源集聚优势,规划建设占地约7600亩淮海智慧物流园,这一物流园正在申请纳入徐州新一轮“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争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枢纽区。 去能,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城市更新。徐州是知名的老工业基地,鼓楼作为传统老工业区,近几年铁腕实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搬迁关闭工业企业近400家,其中28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全部搬迁关闭。“去能”,没有终点。鼓楼区正加快城市转型、生态转型、产业转型步伐,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继续关闭治理与城市生活生态不适应的“小、散、乱、污”企业、作坊,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像建新城一样改造老城,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努力将鼓楼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由全国试点上升为全国样板。 赋能,激发活力 一个老工业区,如何构筑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鼓楼区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围绕发展壮大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业、总部楼宇经济和网络经济“4+2”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科技服务、商务金融、软件与服务外包、健康养老、平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5+1”新兴产业做加法,突出四大特色板块,建设现代商贸核心区、现代物流枢纽区、商务金融中心区、网络经济高新区,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致力于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重要支撑板块。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以信息技术和创新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动能。通过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服务引导,运用互联网+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迈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优质化转变。 为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导向,鼓楼出台了系列政策,形成了“1+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第一层次“1”是总纲性的公共政策,即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层次“N”是细分的产业政策;第三层级是若干个支持措施,就是招商引资、人才、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等。目前,成功引进规模100亿元大唐电信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和30亿元的江苏“一带一路”淮海智慧产业子基金,初步构建了“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记者在徐州市中心商圈看到,淮海经济区建筑地标——总高度达266米的苏宁广场巍峨耸立。鼓楼区商信局局长张雪峰介绍,该广场是全国已运营的苏宁广场中规模最大、业态最全、档次最高的旗舰项目,自开业以来,月人流量达200万人次,其中徐州周边城市顾客占4成。鼓楼区正在以此为核心,加快引进证券、保险、风投创投和新金融业态,加快凯越五星级酒店建设,着力打造徐州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圈现代金融街区。 聚能,引领未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深入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支付宝等企业和交通要道、机场等各种典型区域。落户鼓楼区云创科技园的旷视人工智能大数据项目运营中心项目就是这样一个高科技项目,他们要在云创科技园建成全国唯一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在前不久徐州“二十洽”会上,鼓楼区与蚂蚁金服签订的淮海经济区公共缴费大数据服务与结算中心项目,打造徐州移动支付之城。 在有风景的地方开掘新经济,云创科技园是徐州唯一一家位于国家4A级景区内的产业园区,是目前淮海经济区内创新创业活力最强、产业形态最新的科创产业园区。 “聚能”,就是搭建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平台,加强整个要素配置,集聚新的动能,以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数字流、人才流,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让高新技术担纲主角、引领未来,搏击全球新经济蓝海。 加快产业载体平台建设,在鼓楼产业规划展示中心,记者看到鼓楼区 “一区十园十平台”已现雏形,有的已获批省级示范园区。正在紧锣密鼓筹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利用原老工业区搬迁地块建设,核心区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采取“封闭运行、多元投资、共建共享、基金引导”的模式建设,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来打造网络经济高新区,已纳入徐州市“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 把创新种子培育成产业森林,鼓楼高新区引领着产业的发展方向,依托微软云、启迪之星、3D打印创新中心、矿大科技园鼓楼园、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淮海经济区智慧医疗研究院、旷视科技人工智能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带动新产业培育,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构筑集聚顶尖人才和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鼓楼的发展新动能正喷薄而出,质量效益、发展含金量不断提升。 办公智能化、超大的电子屏幕、AI机器人……鼓楼区铜沛街道办事处凯旋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现代化设施“高大上”令人难以想象。区委书记龚维芳说,“我们要通过产业转型,带动生态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落实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