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提升徐州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社区建设“标准化时代”来了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慧 通讯员 杨冬辉 李平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市民的家园和党在城市工作中的基础,社区建设水平决定着城市的品质。当前,各地政府都将社区建设与治理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社区的各项事业求发展,精神面貌求改变,怎么建,怎么改?2017年,徐州市民政局精心编撰出台了《徐州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形成7类21项涉及社区功能配置、服务供给、居民生活的“统一标准”。这是一部徐州样板,标志着徐州的社区建设从此进入“标准化时代”。 硬件标准规范化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灰底蓝字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门头,在左上方搭配中国结设计的“中国社区”标志,门头下方的LED显示屏滚动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走进云龙区蝶梦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标准》统一设计规范的门头美观大方,蝶梦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元告诉记者:“依照社区建设标准化要求,大门口只能挂两块牌子,一块社区党组织的,一块社区居委会的。以前社区的门脸一家一个样儿,门头的各种牌子挂得满满当当,多的都有20多块,现在统一格式后,简洁利落,提高了辨识度。除此之外,无障碍通道、休息区、居民意见台、居民服务台也是‘标配’。”黄元告诉记者,现在群众都反映,“咱社区的门脸不仅好认了,颜值也高了。” 今年我市全面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120个城市社区将全部按照统一门头、统一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计标准改造,且规范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等。 市民政局副局长吴颖介绍:“《标准》不仅明确了社区外观与设施的统一配置,让群众可观、可感,另外还明确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配置标准。比如一个标准化社区要配齐哪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功能设施,这些设施按照什么标准来建设。”《标准》要求,标准化社区要配齐包括幼儿园、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广场、农贸市场、残疾人之家、警务室、快递点、综治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21项与居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功能设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标准化试点社区对照《标准》逐项检查,补齐服务功能缺项。标准化社区硬件配置的建设,使许多老小区旧貌换新颜,功能设施更加完备,一批“品质社区”应运而生,而百姓也从中享受到民生福祉。 服务标准亮点多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到社区能办哪些服务是每位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标准》明确了65项在社区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囊括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民政、残联、计生、人社、房管、卫计委等多个职能部门业务,比如高龄老人尊老金办理、残疾人生活补贴、经适房申请、居民养老、退休人员认证等,并要求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要背熟记清。 正是基于65项政务服务标准被社区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由此产生了“全科社工”。“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也是《标准》的亮点之一。 原来社区分为多个政务办理窗口,分别是城管、计生、民政等,每个条块一个专人负责,有人几天接不到一项业务,有人一天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还有时群众来办事,比如涉及民政的业务,专职人员去区里送材料出外勤,群众只能再跑一趟。实行“全科社工”后,每位社工都从“专人专岗”成为“全科全能”的多面手,群众进门后“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避免了“跑空趟”现象。 推行全科社工后,康居社区前台只留两个工作人员接待群众政务办理,其余4名工作人员按照《标准》中的网格化管理要求,将小区按区域面积划分为15个网格,每位工作人员每天深入自己的网格区域,不低于3小时巡查。从原来的坐守被动服务,变成深入居民主动精细化服务。 今年3月6日,康居社区社工冯岩在自己所负责的网格区域巡查时,发现年过八旬的姚兰芳奶奶正坐在A8号楼的过道上,上前询问才知道老人出门倒垃圾,门随手关上却忘记了带钥匙,老人也记不起女儿的电话,只好坐在门口等。当时天气乍暖还寒,冯岩赶紧将姚奶奶带回社区,根据老人所住的楼栋信息从网格信息系统查找到了子女的电话及时联系上,姚奶奶与女儿非常感激。 “如果不是实行全科社工制度,我们工作人员哪里有时间解放出来,深入小区里巡查?”康居社区党委书记殷昌雯介绍,自去年11月社区推行全科社工至今,半年时间,社工累计在社区巡查发现各类问题152个,有效解决问题108个,策划各类活动25次,调解居民纠纷19起。 智慧社区标准化群众办事高效便捷 《标准》不仅给出了功能配置标准、服务供给标准,还给出了社区服务信息化标准。智慧社区信息平台被列入社区标准化建设要求,该平台旨在搭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桥梁,使居民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办理生活服务业务,工作人员通过该平台提供政务服务,这是当前建设智慧城市背景下的趋势,真正实现了居民办事零距离。 在鼓楼区下淀社区,90%以上的居民手机安装了“马上到家”智慧信息平台。下淀社区居民付艳飞拿出手机演示:“装了这个软件真方便,点开居民办事板块,就能在线预约办理民政、房产等事务,点击家政服务板块,就能马上联系到家电清洗、日常保洁服务。”目前,涉及公安、民政、房产等部门的65项政务事项都整合到了该平台,有19项可提供网上办理。不能在线办理的,也提供办事流程可查阅。 付艳飞介绍,“社区建议”板块也很实用,可以随时随地拍照上传社区各类民生问题,他前几天上传了小区门口堆积杂物的照片与文字反馈,两个小时内社区工作人员就派人清走了杂物。下淀社区党委书记付化友介绍:“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对于居民通过智能平台反馈的意见建议,必须24小时内受理并反馈,能够解决的反馈结果,不能马上解决的也要反馈进度、意见。” 以标准化建设打造社区服务新标杆 “基层‘小平台’承载着民生‘大服务’,社区标准化建设,说到底就是要打造服务新标杆,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徐州市民政局局长徐思群说。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出台,让老百姓清楚地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基本公共服务,每个项目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功能,也让各级政府明确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配什么、谁来配、在哪配,使管理服务变得有章可循,使服务的实现过程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同时,标准化像“标尺”一样,把每一项工作职责“框”起来、固定下来,做到“岗岗有标准规范、事事有标准可依、人人按标准履职”,便于大家评判和监督。 《徐州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规范后,在省内第一家出台,这项工作在全国走在前列,初步形成了标准化建设的“徐州样板”。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汤晋苏来徐考察时评价:“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有效探索,加快推动社区建设的标准化进程。”下一步,我市将加大标准化社区建设的推广力度,由点带面,逐步推进,到2020年基本实现标准化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 |